返回顶部

成都双流打“组合拳” 创新突围垃圾分类难题

http://www.scol.com.cn  (2016-11-15 15:07:28)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侯雯雯记者 丁宁   

四川在线消息(刘贤虎 四川在线记者 丁宁 摄影报道)开展垃圾分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是成都市双流区自2011年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以来,按照省、市“稳步扩面,着力提质”的要求,推行生活垃圾分类的5年实践中,实现了生活垃圾分类多项创新工作走了在全省前列,率先在全省编制了《克雷辛分类记》的宣传漫画画册;并首次在成都市区全面推广;率先在全市推行了“干垃圾(其他垃圾)、湿垃圾(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四分类模式,实现了该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面10%的目标。同时,双流区在2016年10月召开的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也有明确指出:未来5年该区要“逐步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全覆盖。”

“小手牵大手”,《克雷辛分类记》进校园

为进一步推进垃圾分类特色创新宣传工作,双流区城管局坚持学校为抓手,编制《克雷辛分类记》的宣传漫画手册,在今年9月开学之际分发到各学校。

13日下午,胜利镇小学热闹非凡,双流区城管局组织的垃圾分类工作在此召开,现场发放该区今年绘编的垃圾分类漫画绘本——狗狗“克雷辛”分类记,这本《克雷辛分类记》漫画绘本是双流区城管局送给小朋友们的一份惊喜。据悉,该漫画绘本在全市乃至全省尚属首本。

《克雷辛分类记》漫画画册以克雷辛玩具狗为载体,它背着书包兴奋地走进了校园,但是它却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教室……《克雷辛分类记》漫画绘本以主人公——“克雷辛”上学为主线,生动、形象地讲述了“克雷辛”因为没有被分类,被其他“小朋友”瞧不起的故事。绘本图文并茂、拼音教学,简单易懂,以讲故事的形式向学生们传播和教授生活垃圾分类的理念。

《克雷辛分类记》漫画绘本旨在以“小手带大手”的宣传理念,充分调动小朋友在家庭垃圾分类中的主人翁精神,带动家庭其他成员对生活垃圾分类的重视,从而提高垃圾分类的家庭化率。

这本全省率先推出的漫画绘本一经问世,就接边受到了中央、省、市媒体的广泛关注。现在,《克雷辛分类记》漫画绘本除了在双流区各小学推广外,并首次向成都市推广;五是建设垃圾分类主题广场,通过立体宣传的方式营造良好的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氛围,六是在有条件的小区建设了可回收物积分兑换点,采用累计积分的方式对居民的零星可回收物进行专门回收,解决了零星可回收垃圾处理不便的实际问题。

近年来,双流区在推行垃圾分类过程中,率先推行在成都市推出垃圾“四分类”,干垃圾(其他垃圾)、湿垃圾(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同时,以另一本《生活垃圾分类指引》手册为指引,重点身小区居民介绍生活垃圾分类可回垃圾中分别有废纸类、废塑料、废金属、废玻璃等等。

打出“组合拳” 突围垃圾分类难题

在推行生活垃圾过程中,双流区以棠湖帝景、新溪名苑、临港花园等小区进行了试点,并逐步扩面推广,目前已经达到8个小区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为试点小区为居民家庭配置了家用干、湿垃圾分类桶,在小区设置分类垃圾收集桶等,建设干、湿垃圾分类存放区垃圾房,安排垃圾收运专车(湿垃圾收运车和干垃圾收运车)对试点小区的分类垃圾进行“日产日清”,并做好减量记录;发放分类桶18万余个,为保洁员配置垃圾分类收集三轮车,在垃圾收集点设置可回收垃圾、干垃圾收集桶。

在此过程中,以市级试点小区黄水镇柳河二期为示范点,不定期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培训暨有奖问答现场活动,以此吸引小区居民参与度,将垃圾分类先进经验辐射至周边的六个安置小区,打造垃圾分类示范片。2016年底,实现了全区居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覆盖面达到10%,切实做到“点、线(片)、面”三结合。

为进一步全面深化垃圾分类创新模式,双流区还推出了“五个提升”,既“管理、流程、队伍、宣传、分类模式”的提升,以内容的创新形成“垃圾不落地”,采取定时、定点的专线收集模式。此外,开展“小手牵大手,垃圾分类进校园”的活动仪式,长期开展垃圾分类进学校,并以胜利镇小学18个环保“千里马”小分队为单位,利用周末和暑假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小课题研究,并适时举办个人、班级、家庭生活垃圾分类成果展。通过在该校的先行试点,逐步在全区170余所中、小学校利用学校德育课、公共宣传载体等,进一步普及生活垃圾分类知识,不断强化学生环保意识。

探索创新 优化“四类”模式

为加强垃圾分类宣传,双流区以逐步扩面推广为抓手,重点突出干、湿垃圾分类,便于垃圾分拣,减少了干、湿垃圾混合量,降低垃圾处理成本。在此过程中,二次分拣员负责在早中晚居民集中投放垃圾时间段的生活垃圾逐个进行开袋拆分,分类正确率约为90%。

针对上游分类的情况,垃分办与环卫科紧密配合,对湿垃圾在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站进行资源化处置,干垃圾在九江环保发电厂进行无害化处置。通过前端分类和终端分类运输、处置,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生活垃圾的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处置。

为全域推广垃圾分类,双流区构建了全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架构,形成了从上至下、分头负责、联动协同的工作网络,并以社区、小区业委会、分类指导员“三位一体”的分类模式,实现入户宣传与垃圾投放点位劝导的无缝衔接。同时,在胜利镇临港花园小区建设了分类主题广场,集中宣传垃圾分类意义,营造立体宣传空间。在此过程中,通过“小手拉大手”影响家长、辐射社会,全面营造垃圾分类浓厚氛围,逐步引导市民参与垃圾分类。并以一个小区为项目单位,由专业公司从前期调查摸底、设施人员配备、管理办法等进行量身打造,设计并实施一套适合分类小区楼栋环境、人员结构的垃圾分类方案,做到了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做,从而实现了垃圾分类工作常态化。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