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脱贫攻坚战,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明确,要始终围绕民生民向民愿,持续改善民生,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全体市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我市双流区大力实施 “三扶”(扶志、扶慧、扶能)“三帮”(领导包镇帮扶、干部包户帮扶、社会捐助帮扶)助“三业”(产业、就业、创业),帮助贫困户变思路、活脑子、动身体,变输血扶贫为造血扶贫,打响了脱贫攻坚阻击战。
产业扶贫 变输血为造血
“开饭了!”11月9日,在双流黄甲街道八角社区的一口鱼塘边上,养殖户杨登水抱起一捆桑叶投向鱼塘,水面上顿时鱼儿腾跃,搅起哗哗的水声。
杨登水今年55岁了,由于父亲和儿子都有病,一家人生活过得有点紧张。在扶贫攻坚中,杨登水一家被纳为对口帮扶户,双流区农发局决定帮助杨登水一家通过提升承包鱼塘的收益来脱贫。经过咨询了解,他们得知有一种饲料桑叶很适合喂养鱼,不仅可以代替鱼饲料,而且喂养的鱼儿肉质更加鲜嫩,决定免费为杨登水一家送一块饲料桑基地。
今年3月,6000余株饲料桑苗送到了杨登水家的鱼塘上,农发局又帮助他在渔塘边平整了一块两亩多的地,将饲料桑种了下去。“今年已经收割了3次,节省了不少饲料。”杨登水感激地说。
据介绍,为打赢扶贫攻坚阻击战,双流区制定并印发《成都市双流区2016-2017年城乡相对贫困户精准脱贫实施方案》和《关于下达2016年经济发展相对缓慢村帮扶计划的通知》,明确了工作目标和责任分工,及时划拨帮扶资金,扎实开展帮扶指导,区级相关单位按照责任分工和“不脱贫不收队”的要求,通过深入调研分析,找准致贫原因,落实帮扶措施,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实施精准化、个性化帮扶指导,实施就业扶贫、产业扶贫、助学帮扶、医疗救助扶贫、低保兜底扶贫、缓慢村帮扶指导等系列工程,帮助缓慢村加快发展。
广泛参与 发动社会力量
5月20日,一场“精准扶贫爱心捐赠仪式”在双流公兴街办举行。捐赠仪式通过宣传与鼓励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扶贫工作,共同带动全社会脱贫致富,截至6月14日共募集资金32万元,由区红十字会统一管理。同时,公兴街道还结合实际制定了《社会捐助公兴街道扶贫资金管理办法》,与红十字会联合发文,对扶贫资金专款专用。
在双流区彭镇,该镇依托工业企业优势,花大力气发动全镇企业参与精准扶贫工作,成功联系企业71家,通过企业的就业帮扶、助学帮扶、医疗救助、其他捐助等方式基本实现了该镇城乡相对贫困户帮扶全覆盖。
多渠道筹措扶贫资金,发动社会广泛参与已成为双流扶贫工作的一个思路。今年10月17日是我国第三个“扶贫日”,双流全区各镇(街道)、区级部门(单位)成立领导小组并制定募捐方案,组织本单位干部职工广泛参与活动,全区扶贫捐款3968239.9元。扶贫募集资金采取“直接捐赠到本单位定点帮扶的相对贫困村和相对贫困户”、“直接捐赠到对口定点援藏地区”、“没有帮扶任务的单位或个人将募集资金交县红十字会,由区红十字会按规定和程序拨到区贫困村或贫困户”等方式处理,成功引导全区社会各界关注贫困问题、关爱贫困人口、关心扶贫开发。
统筹部署 扶贫项目加快推进
据了解,2016-2017年,双流区将推进全区2016年16个经济发展相对缓慢村81个项目建设,完成全区精准脱贫城乡相对贫困户1013户、2999人,其中2016年702户、2091人,2017年311户、908人。
此外,按照全市统一安排,双流区还整镇帮扶简阳市平泉镇、金马镇,配合市级部门定点帮扶平泉镇黄岭村、龙溪村和金马镇翻身村、全胜村、桤木村、红坝村共6个村,同时对口帮扶大邑县相对贫困村。 本报记者 陈方耀 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