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蒲江县全力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西南门户

http://www.scol.com.cn  (2016-11-30 09:32:49)  来源:成都日报  
编辑:侯雯雯陈泳  

市委“157”总体思路明确了成都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宏伟目标,将深入落实省委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肩负首位城市责任担当,提升成都平原城市群“1+7”城市联动发展水平,与绵阳、德阳、眉山等成都平原经济区城市产业互动、功能互补,形成大都市区格局。而“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则是实现目标的重要路径之一。

在刚刚召开的中国共产党蒲江县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作为成都西南门户的蒲江响亮地提出了“构建全方位、多领域对外开放格局”的目标和思路。今后5年,该县将以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成都主枢纽为契机,抓实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及县域对外快捷通道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着力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不断提质、增效交通发展环境,全力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成都主枢纽西南门户枢纽城市,为持续深化“三基地一新城”建设,集中实施“工业强县”、建设全域幸福美丽新村奋斗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交通保障。

对外——

两轨两高五快 打通外联大通道

每次回家看望父母,在成都工作的蒲江人王丹洪都要到附近的成蒲铁路施工现场看看。“听说明年快铁就要通了!以后就可以经常回家了!”说这话时,他眼睛里满是憧憬。

王丹洪的老家位于蒲江县朝阳湖镇,母亲腿脚不便,老两口很希望儿子一家经常回来,但每次开车回来都要花上一个多小时,但是明年成蒲铁路通车后,他从成都30分钟就可以回家,“以前总觉得蒲江是成都最远的区域,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也可以这么近!”他说。

成蒲铁路只是蒲江县改变对外交通格局,大大提升区位优势的重点交通项目之一。按照交通运输部“四个交通”、成都市建设中心城市目标,该县将“两轨两高两快”纳入了“十三五”规划,曾经在成都最边远的西南小县将一跃成为西部交通枢纽成都主枢纽的西南门户城市。其中成蒲铁路蒲江段全长23.6公里,投资约30亿元,设置西来、蒲江、朝阳湖3处地面车站,其中朝阳湖站既是成蒲铁路的终点站,又是川藏铁路在成都市境内的唯一站点。截至目前,这条轨道大动脉蒲江段路基、桥梁、隧道、有砟及无砟轨道道床、三个车站站房主体工程均已基本完工;投资5.4亿元的川藏铁路朝雅段在蒲江县境内起于成蒲铁路止点朝阳湖站,经朝阳湖镇、成佳镇,与雅安市名山区交界,长6.1公里,目前蒲江段总工程量完成已超50%,预计2018年完工通车;而已经纳入成都轨道交通规划的地铁12号线也将直达蒲江,届时蒲江县将完全融入中心城区,真正成为成都西南的卫星城。

与“两轨”同时进行的,是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三绕)。这条经济大通道在蒲江县境内全长26.1公里,穿越鹤山街道和长秋乡、西来镇、复兴乡,估算投资约39亿元。截至目前南段(简阳至蒲江)长秋山隧道已全面贯通,路基工程完成99%,桥梁工程完成95%,预计2017年完工通车。西段(蒲江至都江堰)正在抓紧开展施工图设计、征地拆迁宣传动员等前期工作,预计年底前动工建设。建成后,将和现有的成雅高速一道构成成都西南门户的高速路网格局。

在此基础上,蒲丹、蒲名两条快速路已进入前期工作阶段;新蒲快速、龙门山旅游快速通道也已纳入省、市交通规划,十三五期间,这四条快速路将全面贯通,加上现有的成新蒲快速路,快速路通车里程将超过80公里,实现对外交通点到点的快速直达,蒲江县区域交通枢纽地位也将大大提升。

对内——

加密城乡路网 构建20分钟经济圈

从家里出来,几百米远就到了公交站。蒲江县甘溪镇明月新村农民王文博坐着公交车去城里办事,不到中午便办完回到了家。“以前去趟城里,一来一回怎么也得耽搁大半天,现在有了公交车,走个亲戚办个事情都方便多了!”

王文博的感慨,正是蒲江县着力打通毛细血管,大力发展城乡公共交通三级线网有效衔接的结果。而今后5年内,蒲江县还将围绕全域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计划投资6.96亿元,启动建设干线、通乡公路11条140.4公里。在此基础上,该县抓好通村主路、产业主路、连通加密村组道路建设,投资7.35亿元,提升改造通村主路39条214.87公里,实施产业主路125条283公里,连通加密村组道路423.1公里,旧危桥改造62座。至2020年底公路总里程达到1735公里,公路密度提升至2.96公里/平方公里,县域公路改善提升率达69%。实现与成都中心城及周边市县通达高速路或快速路;县城与乡镇、乡镇与相邻乡镇、所有行政村、产业基地、旅游景点通达两车道以上道路,实现乡镇到县城20分钟交通圈。

有了完善畅达的城乡路网,蒲江县还将全力以赴发展城乡公共交通,建设以县城为客货物资集散中心点,县城到乡镇城乡公交主干线7条、乡镇到乡镇次干线7条、乡镇到村组支线城乡公共交通运营线路21条,实现城区公交线网密度每平方公里3.4公里,公交站点500米全覆盖;配合抓好交通运输行业改革和出租汽车改革,进一步加强“网约车”规范管理;对符合开行条件的行政村开通客运班车通达率100%,实现公共交通分担率20%以上。着力完善公共交通场站建设,新建公交场站3个。加强与社会停车、公交接驳中转P+R功能建设,加快完善以县城为中心、连接乡镇、通达建制村、重要节点的农村客运站点布局。着力构建智能化运力配置系统。更换各类客运车辆35台,进一步探索定线定班、定线不定班滚动循环、片区组织、区域整合等运力配置模式,实现县域公共交通出行服务信息化、运营管理智能化、安全应急保障一体化。

本报记者 陈泳 文/图

【数字目标】

■规划投资81.25亿元,构建对外“两轨两高五快 ”(成蒲铁路、川藏铁路、;成雅高速、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成新蒲快速通道、蒲丹快速路、蒲名快速路、新蒲快速路、龙门山旅游快速通道)快速网络骨架,快速对接起成都中心城区、天府新区以及相邻区市县。

■规划投资14亿元,提升改造干线、通乡主路140.4公里,通村主路、产业主路、联通加密村组道路920.97公里,旧危桥62座,完善县域“四环六联”路网布局(四环:城市快速环、工业产业环、生态农业环、旅游休闲环,六联:寿卧路(寿高路)、S401线、龙门山旅游快速通道、蒲塘路、蒲名快速路、蒲名路)。

■至2020年底公路总里程达到1735公里,公路密度提升至2.96公里/平方公里,县域公路改善提升率达69%。实现与成都中心城及周边市县通达高速路或快速路;县城与乡镇、乡镇与相邻乡镇、所有行政村、产业基地、旅游景点通达两车道以上道路,实现乡镇到县城20分钟交通圈。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