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四川在线记者 张雪婵)今年9月,肩负对口支援重任,由28人组成的大邑县第四批援藏工作队,驱车300多公里到达松潘,4个月来,围绕医疗、教育、产业发展、民生工程等多个方面开展对口帮扶。
松潘县,地处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北部,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由于地形复杂,海拔悬殊(最低处白羊乡棱子口海拨为1080米,最高处岷山主峰雪宝顶海拨5588米),导致松潘的气候多样且灾害性天气活动频繁。
参与急诊抢救
走访调研
召开工作队全体人员会议
不舒服再难也要克服
松潘景色很美,但刚到达28名干部却出现了头痛、头晕、流鼻血、失眠等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症状。虽然不舒服,但是大家都努力克服,调整状态,尽快适应高原环境。
到达的那个下午,援藏队迅速开展工作。从组织、会议、重大事项报告、财务、日常管理等方面及时制定了《大邑县第四批对口援藏(松潘)工作队管理制度》、《大邑县第四批对口援藏(松潘)工作队各职能小组主要职责》等规章制度,明确工作职责,严格管理,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工作人员舒卫国,刚到松潘便出现了高反,他到医院吸了氧,开了药,又继续的投入到了工作中。
不休息争分夺秒干工作
到达松潘的第二天早上7:00,援藏工作队在松潘县相关负责人的带领下,驱车一百多公里深入松潘重点贫困乡(小河乡)调研贫困户住房保障建设情况、教育发展情况以及产业发展情况。“不放过一分一秒。我们是来做事的。”援藏工作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随后的工作中,援藏队伍及时深入松潘县扶贫和移民局、小河乡、火烧屯村等10多个部门及乡镇开展走访调研,组织相关部门、乡镇、村社干部座,全面梳理帮扶需求。
大邑县人民医院的王彩霞是大邑援藏工作队里的一员,他们到达松潘后,立即投入到了医护的帮扶工作中,并放弃节假日,主动承担值守。目前,大邑援藏工作队的医护人员,已经成功实施了痛风结石诊治等多起手术。
工作队利用节假日,组织开展集中学习、户外拓展等活动,学习有关脱贫攻坚会议精神以及省、市领导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了解当地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确保28名队员人人做到“有志而来,有为而归”,援藏一任,造福一方。
不怕难编制完善对口帮扶规划
如何帮扶?帮扶难点在哪里?如何才能打开局面,做好工作?
为此,援藏工作队制定完善《大邑县对口帮扶松潘县规划》,围绕医疗、教育、产业发展、民生工程等开展对口帮扶,计划5年内投入帮扶资金4000万元,新建幼儿园一所、新建完善13个乡便民服务中心、推进十里回族乡和小河片区“1+9”10个贫困村如期脱贫、与松潘县共同建立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产业扶持等4支基金,确保项目精准,成效明显。
此外,援藏工作队启动双方医院、学校的结对帮扶工作,组织急需教育、医疗人才赴松潘开展短期帮扶,选派人员到大邑重点医院、学校接受培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在深化农业合作方面,援藏工作队将整合双方农业资源和特色农牧产品优势,有效提高双方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深化文化旅游合作,深入开展组团营销,促进双方文化旅游产业同发展、共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