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都江堰市大观镇创新“基层党建+”模式  激发新活力

http://www.scol.com.cn  (2016-12-13 13:15:56)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侯雯雯记者 张雪婵  

四川在线消息(李崎 四川在线记者 张雪婵)都江堰市大观镇红梅社区是典型的山林社区,人口分散、交通条件相对薄弱是社区的主要特点。2014年,因发展相对滞后、矛盾突出曾被定为软弱涣散党组织。

近年来,社区党支部坚持“围绕产业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理念,探索创新“基层党建+产业发展”模式,积极打造“党建引领微服务”品牌,实现了“1+1”>2的效果。

低保户变致富“土专家”

怎样找到一条适合社区发展的一条稳定出路?在社区支部一班的人带领下,结合大观镇提出的建设国际养生小镇、品质城镇规划目标,红梅社区认真分析当前社情民意,打破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传统设置模式,按照“党的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党员创业在产业链上”的思路,坚持产业链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先后组建了产业党小组,发展壮大经济林木、特色中药材、品质民宿旅游、特色精品旅游等多元化产业,党建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明显。

由于近年来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以种植销售银杏、桂花为主导的红梅社区,销售价格和群众收入大幅下降,群众意见突出,成为制约社区发展的主要难题。于是,走访、调查、考察便成了摆在社区两委干部面前的首要攻坚。

在一次偶然的走访中获知,7组甘银松靠种重楼取消了低保。随后,通过对该户的调查了解,该户虽有十多年种植经验和一套相对完善的种植技术,但由于信息闭塞,重楼等中药材未能走向市场变现,规模仅限于一亩多地的种植。

“一亩”地能摆脱贫困,在当时一下便引起了包片驻村干部对该户的重视。当得知情况后,党支部委员、村主任罗学文成了甘银松的“私人助理”,亲自到云南白药制药厂、贵州、汶川和成都中医院等地,对接商家、找销售渠道,联系中药材买家。

通过市场调研,他们发现重楼成品市场价格为800元/公斤,而且成长周期为5至7年,是一条值得发展的稳定产业。通过党员干部大会、村民议事会和乡村夜话等形式对社区群众进行宣传动员,鼓励老百姓种植以重楼、黄精、白芨等林下中药材为新的农业产业依托,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天下不缺吃螃蟹的人,缺的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当时,虽通过了社区两委的动员,可是群众自发种植的少之又少。怎样把甘银松“整”富起来,社区两委一致觉得,要想群众知道好处后,他们才会有动力。于是罗学文又便成了甘银松家的“串串匠”,对接商家、找销售渠道,联系中药材买家。

当汶川水磨、三江等中药材收购商入驻后,甘银松当年就实现重楼销售收入5万余元。这一下,李向阳、李恒树、周中贵等群众和组干部纷纷找到社区,要求带动山地群众发展林下中药材产业。

2015年,在甘银松的示范下,社区林下中药产业就发展到300余亩,甘银松更成了社区的名人和土专家。目前,红梅社区的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400余亩,在地产值达3200余万元。为此,社区两委筹措资金200余万元,对园区内的3000米交通干道和2500米林下耕种便道进行了硬化,为红梅社区的林下中药材种植和乡村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三年的种植和销售,七组群众尝到了林下中药材种植的甜头,思维进一步拓宽,以组长周中贵,议事会成员李向阳等为代表的种植骨干,通过到外地参观学习,一致认为七组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资源。随即成立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户每户筹资1万元,用于改善本组基础设施和环境提升工程,彻底使红梅的短板变成了发展的优势。

产业联盟抱团发展

常言道:“一个翅膀扇,永远飞不高”。在吸取经济林木发展的惨痛教训后,如何给社区发展上一个双保险,便成了摆在社区两委干部心中的一件课题。

通过与群众的深入交流和当前生态消夏旅游的不断兴起,红梅社区两委和群众一致认为沿洗脚河一带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组团,是给群众产业发展上个“双保险”不错思路。

通过资源梳理他们发现,位于红梅社区一组“山外山”别墅联建项目,装修别具一格,但多年来一直未对外营业。为有效推进以该项目为核心的旅游组团形成,红梅社区两委主动与该项目业主进行沟通,将自住项目开发为特色旅游项目。但是,“没经营过旅游项目、更不懂管理和营销”是社区干部们找到业主的直接回答。

为使该区域的“旅游组团”不被“流产”,在得知项目业主的实际困难后,他们便主动对成都市旅游饭店协会会长安茂成对该点位进行业务指导和管理培训,还通过“携程”等互联网平台对点位进行营销宣传。最终,成功将“山外山”别墅联建自住项目打造成了乡村精品民宿酒店,并被评为“成都市最美十间房”。

仅有社会投资项目的成功,远远不是社区两委要得到的效果。为使以当地群众为主体的乡村旅游项目得以实施,社区两委将产业能手和经济能人邀请至社区,进行座谈沟通。陈建清、周志军等社会能积极响应,通过选址地群众“李大汉”的房屋入股,更形成了以“红梅河浴”的亲水旅游组团。

如今,尝到了甜头的七组群众,最近通过支部组织的外地参观学习,回来后,又有了新方向,要想把能观光的林下中药材和乡村旅游同步推进,充分发挥和利用林下中药材的双重价值。群众的主动性发挥起来开展工作就是快,在李向阳的倡导下,不到3天,7组23户群众就筹资23万元,自发改善本组基础设施和环境面貌。

在这个穷怕了的山地社区,通过群众的集资自筹、产业大户的个人流转和镇党委的顶力扶助,社区不仅规划建立了1000亩的林下中药材基地,一组还通过发动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群众入股组团发展成功的形成了以沿河亲水、消夏避暑、药膳美食、特色民宿为主题的特色乡村旅游产业组团。

缓慢村脱贫致富信心足

抓党建就是第一责任,促发展就是第一要务。通过两者协调发展,大观镇把社区党建和社区发展共同谋划、部署,以“两学一做”为契机,超前思考,初步完成村庄规划、扶贫规划编制,全力推动社区各项工作开展,实现了社情民事从“政府主导、党建带动”到“群众主动”的高效链接。

按照“党的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党员作用发挥在产业上”的思路,如今每个产业组团上都有党小组。红梅社区的经济林木、林下中药材种植两个产业党小组自发组织党员群众在原有基础上,拓宽思维,带动群众种植一些适销对路的经济林木、中药材。在社区产业发展过程中,社区党员转变了过去“党员亮身份”“党员联系走访”等简单做法,通过“微服务”形成了如今的“党员带头、大伙受益”的经济链接全覆盖。

产业发展离不开社会资本和各层面的广泛参与,社区支部广泛动员,形成了产业发展的多元支撑。“壹直爽”科技有限公司指导基础条件较好的红梅三组农户刘晓群发展民宿。目前,正在推进以“熊猫”“萤火虫”为主题的民宿组团规划打造,形成民宿群落;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王其博士带队到社区进行生物多样性调研,以社工身份教育、引导群众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生态环境,创新复制台湾桃米村的发展模式。

下一步,结合产业发展和社区“一核多元”基层善治的深入推进,红梅社区将进一步完善和提升社区基础设施配套,进一步完善红梅社区观景平台、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中药材科普展示馆、青少年活动中心、沿洗脚河观光路径、中药材园区观光耕种便道、社区主要干道安装太阳能路灯等基础配套和旅游基层设施的打造,力争用两年左右的时间打造出一个村富、人美、家和的新红梅。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