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崇州推进绿色发展 38公里健身步道打造旅游新名片

http://www.scol.com.cn  (2017-01-10 09:41:58)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侯雯雯记者 方炜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在线记者 方炜)近日,记者获悉,崇州市深入推进绿色发展理念落地生根,该市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在道明、王场两镇建设38公里的环状登山健身步道,将其打造成全国文化及田园体验亮点工程、省内体育休闲热点、地方经济支点。这条集自然人文体验于一体的步道,已然成为崇州休闲旅游新名片。

新年行走健身步道

沿着碎石铺成的台阶拾级而上,头上缤纷落叶刷刷而下……带着家人来崇州过元旦假期的成都市民周先生欣喜地发现,交通繁忙的重庆路边,多修了一条高等级的登山健身步道。

“这个地方空气清新,植被良好,很适合登山健身,没想到竟然有38公里长!”当听说这条环状的登山健身步道连接两镇,全长38公里,周先生惊讶得直吐舌头。

“这条登山健身步道连接崇州道明、王场两镇,总长38公里。”崇州市文化体育旅游局局长陈玲介绍,按照绿色发展理念,崇州登山健身步道契合了崇州市人文、自然的特质形式,与崇州市城市绿道、乡村道路彼此路线相互关联,共同构建了崇州市慢行系统网络。工程自2016年4月初开始谋划,在经历群众意见收集、专家借智、专业规划论证等环节后,正式施工从2016年10月启动,并在2016年年底前全线贯通。

为保证项目推进不走样,崇州市坚持将生态、绿色、健康发展理念融入全程,并邀请北京汉通建筑规划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整体规划设计,前后易稿数次,最终出炉了崇州登山健身步道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方案。

按照方案,步道全线将连接水系、山体、田园、林盘、历史文化古迹,展现崇州“宜居宜玩”的生活环境,体现现代人“知快守慢、张弛有序”的生活态度,满足现代人亲近自然的渴望需求。

尊重民意修修绿色健身步道

从2016年10月启动施工, 2016年底前便全线贯通,全长38公里的环线工程仅持续了短短三个多月,崇州登山健身步道也创下了崇州项目推进的新速度。有什么秘诀?

“在此次步道的建设过程中,老百姓很多自发投工投劳,让我们很是感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项目启动前,涉及施工的两镇便多次召开群众大会,由镇村干部带头入户讲解,做群众工作。村民对修建这条步道积极性很高。“修建步道将给我们带来巨大的人气,这样的民生工程我们都十分支持。”道明镇红旗村10组组长李帮先说。村民杨仲愚、刘光武主动放弃城里120元/天的工资,回家投劳。

在路线选择上,也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线路除了根据详规落实外,各村因地制宜,在核心区域路段采用彩色柏油路面,有的路段采用碎石+楠竹铺设,有的路段采用炭花+棕树铺设。

在“崇州健身步道修建”微信群里,已经有近60名成员,群里每周二要通报进度,工程中有什么问题能在群里解决的就在群里解决,不能解决的就召开专题会议解决。记者粗略数了一下,群里关于步道建设的推进速度成为热门话题,每天少则几百条,多则上千条互动信息。道明镇红旗村支部书记魏冬苹告诉记者,道路怎么建、用什么材料建,都由村民决定,材料取自当地,充分体现不同区域的不同特色。

健身步道致富村民

依托步道将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崇州休闲旅游再添新名片。虽然目前登山健身步道后续配套还未完全完工,但这条环线步道已经成为都市人健身旅游的新宠。

“登山健身步道将成为崇州全域旅游、精准扶贫的又一个载体。”崇州市相关负责人介绍,登山健身步道在积极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将项目所在地建设成为集生态观光、健身、文化等多类型、深层次的旅游目的地。

在工程建设方面,和步道配套的,还有停车场、自驾露营地、步道驿站、紧急救援通道、游客服务中心和服务点等设施。“步道设计时兼顾综合打造、特色多样以及贯通便捷的原则,在步道中注入了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崇州市文旅局副局长王林介绍,步道建设充分考虑了吸引市民、游客进入乡村地区,整合提升现有乡村休闲旅游资源,推动农业产业化项目与现代乡村旅游业的互动结合。

步道的初步完工,也给村民们带来了发家致富的新希望。依托步道,王场镇已成功引入一个大型养鸡场,在该镇莲花村,村民们在议论着开春后的新打算。“听说城里人很喜欢土鸡蛋,今年赏花节时我要把家里的鸡蛋拿出来卖。”“我家里没养鸡,我想把房子维修一下,卖点茶水。”“户外运动的多了,我想到时搞个休息站。”围绕新修的步道,村民们正在燃起新的致富愿望。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