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四川在线记者 张雪婵)文明是一座城市最宝贵的无形资产,是城市最核心、最持久的竞争力。知礼仪、重家风、守信用、遵法治和讲好都江堰故事、人人讲普通话,是都江堰市打造城市精神,对外展示形象、对内凝聚人心的重要载体。近日,都江堰市银杏街道开展“银杏新风尚六讲伴我行”活动,以群众自己的方式展示“六讲”之风。
讲礼仪 个人礼仪是文化与传统的象征
中国作为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文明的行为举止,得体的待客礼仪都是最基础的。其中讲究个人卫生、注重个人礼仪既是个社会公德问题,也是交际中对对方尊重的表示。
一曲《洗手舞》告诉群众生活中最频繁的一件事怎么样才是做好了。个人卫生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健康,而且直接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与素质。
讲故事 用身边故事温暖心灵
朝阳社区岳成富老人用余热渲染身边正能量的故事;高桥社区汪伟林几年如一日,不离不弃照顾卧病在床的妻子的故事……从身边的故事中群众认识到,只要每一个人都用一颗无私的爱心,去关心和帮助他人,那么社会就变成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园。
讲故事就是希望群众学会讲、敢于讲,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感染身边人,传播正能量。都江堰市人大代表、高桥社区居民组长董会平也讲述了她亲身经历的故事《放慢脚步聆听心声》。
为了让市民群众更熟练使用普通话,现场观众带领全体居民用普通话讲绕口令,提倡居民群众用普通话回答问题,让大家积极践行“讲普通话”。
2017年是都江堰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攻坚决胜之年,都江堰市从2015年开始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周期是三年,2017年将检查验收。推动精神文明创建的“三大文明”指的是文明交通、文明餐桌和文明旅游。
都江堰市创建文明城市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讲法治 让世界更加和谐美好
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植观除了要做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敬业、诚信、友善,还有爱国、法制。
噪声污染,也是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困扰。邻居的装修声、汽车的喇叭声、小区附近的施工声等,无孔不入的噪音污染给群众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
小品《噪音扰民》中,壹街社区的几位阿姨,因为跳广场舞被其他人投诉,最后她们为附近居民调低了音量,调整了跳舞时间。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行为,不给他人造成困扰。
节目还提醒市民,在居民区内,户外允许噪音级昼间为50分贝,夜间为40分贝,不论何时,都请为社会大家庭营造舒心的氛围。
讲信用 与人交往最基本的要求
墨子有言“言不信者,行不果”。求真务实、诚信经营,不说谎话、不弄虚作假,对自己讲的话承担责任和义务,答应的事一定要办到,这就是“讲信用”的主要体现。
银杏街道开展“六讲”活动以来,以“周有活动、周周有看点”为原则,把“六讲”落地、落细、落小,充分动员了辖区力量,做到“四结合”,即“与中心工作结合、与行业工作结合、与商家利益结合、与居民的文化需求结合”,让“六讲”所带来的精神文明成果惠及更多居民。
市民的每一份努力,都让银杏街道离文明更进了一步;每一份辛苦,都为银杏街道增光添彩;每一份热情,都让更多的人投入到讲普通话、讲故事、讲家风、讲礼仪、讲法治、讲信用的活动中来。
银杏街道有关负责人表示,相信在全体市民朋友的广泛参与下,都江堰市必将塑造出“和谐、智慧、创新”的人文精神和“诚信、包容、热情”的城市气质,全面展示文明城市的风采和魅力。(图片由银杏街道提供)
群众积极参与六讲活动
表演《洗手舞》
节目《放慢脚步聆听心声》
小品《噪音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