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四川分会场活动在都江堰举行

http://www.scol.com.cn  (2017-06-11 20:55:02)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侯雯雯记者:张雪婵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在线记者 张雪婵摄影报道)今年6月10日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日,省住建厅在都江堰市设立四川省分会场,举行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启动暨中国世界自然遗产推进会。

省住建厅、省文化厅、成都市人民政府相关领导,全省各地(市、州)住建和文化(文物)部门负责同志,以及各世界遗产地、世界遗产(预备名单)、风景名胜区代表近200人参加。

500个名额免费体验世界遗产

在四川分会场上,播放了《四川文化和自然遗产专题片》,全面展示和宣传全省文化和自然遗产及发展成就。开展公众免费体验世界遗产地和风景名胜区活动,唤起和增强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遗产保护的意识。今日,全省11个世界遗产地和风景名胜景区,面向社会公众各提供500个免费体验名额,公众可通过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网站提前网上预约,参与免费体验活动。

现场举行“保护世界遗产,推动绿色发展”主题万人签名活动,增强遗产保护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举办四川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综合成就展,交流全省各地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经验,展示遗产保护工作成果,提升全省遗产保护工作能力和水平。

四川省是世界遗产资源大省

在这片48.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5000余年的人类活动,创造了灿烂悠久的人类文明,留下了极其珍贵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四川是世界遗产资源大省,拥有20多处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山生态系统,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是全球广泛关注的生物多样性丰富区域。

一直以来,省委、省政府对世界遗产、风景名胜区保护高度重视,上世纪八十年代,我省就已启动世界遗产事业和风景名胜区事业,并不断取得丰硕成果,创建了九寨沟、黄龙、峨眉山-乐山大佛、青城山-都江堰、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等一批世界遗产品牌,成为全国世界遗产类型最丰富的省份。

国务院为四川批准设立了16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了75处省级风景名胜区。资源禀赋独特、保护管理规范的世界遗产地和风景名胜区为四川加快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让美丽、繁荣、和谐四川形象深入人心。

大力推进蜀道申遗工作

2016年,省委、省政府将申报蜀道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作为贯彻落实绿色发展决定的重大举措。围绕该项举措,都江堰市举办“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启动暨中国世界自然遗产推进会”四川分会场活动,正是要继续凝聚共识,大力推进当前的蜀道申遗工作,并为我省其他优质资源申报世界遗产做好准备,构建世界遗产、国家遗产、省级遗产的全域遗产体系。

同时,作为世界“双遗产”的都江堰将持续优化生态功能空间布局,大力发展高端绿色科技产业,提升绿色发展能级,保持生态宜居的现代化田园城市形态,建设绿色都江堰,打造“国际生态旅游名城”。

都江堰以旅游产业为主导,带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加大项目招引、促建,构建“大文化、大旅游、大生态、大健康”四大现代高端绿色产业体系。积极繁荣大文化产业。坚持文旅融合,深入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加快推进博物馆群建设,大力发展影视创作、高端演艺、产品设计等文创产业,持续办好西部音乐节、“双遗”马拉松等旅游文化节会,打造传承弘扬“天府文化”的文创中心。优先发展大旅游产业。加快打造具有都江堰特质的世界级旅游产品;围绕“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推动旅游业态提质扩能、链式发展。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