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海峡两岸农村社区发展交流会新津举办   

http://www.scol.com.cn  (2017-06-26 14:07:05)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侯雯雯记者 方炜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方炜 摄影报道)6月25日至27日,由成都市农委主办、新津县人民政府承办的“海峡两岸农村社区发展交流会”在成都新津举办,海峡两岸120余名农村社区建设相关负责人和农村社区、协会代表齐聚新津,共商农村社区发展大计,共谋农村社区居民福祉。

据了解,本次活动是成都市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合作推进成都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示范项目”的重要内容,对巩固深化两地农业交流合作成果,推动成都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借鉴台湾地区农村再生和产业活化的经验做法,2016年,成都启动了两岸合作推进成都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示范项目,确定了新津县永商镇九莲村等6个村作为前期试点示范村,聘请了台湾农村再生和休闲农业方面的专家学者,开展了现场培训和实地指导,重点包括农村建设规划设计、种子教师培训、软硬件建设、产业提升、基层社区治理等内容。通过一年来的学习和借鉴,各村在文创与产业融合、品牌打造与推广、社区资源挖掘与利用等方面,培育出了一批本地特色明显、乡土情趣浓郁、令人耳目一新的典型,为成都以“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为目标的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注入了新鲜活力。

会上,12位两地农村社区、协会代表,围绕特色产业发展、传统文化挖掘及创意化包装、一二三产业融合及社区营造、社区关怀等话题开展热烈讨论。新津县永商镇九莲村党支部副书记王玲莉,讲述了近年来村子的变化,“咱村位于梨花溪旅游度假区、田园慢村环线上,观音寺、红豆山等人文自然景观都在咱村境内,大家之前都不懂得利用,除了种植传统农业,就是种莲藕、蜜桔,一年守着一亩三分地,村民人均年收入只有8000多元。近年来,九莲村实施了‘强基兴村’项目,又成为了川台农业合作试点示范村,两地专家经常来村里进行指导,我们过去觉得种地才能挣钱过日子,现在发现村子的山、水、花、田园、古寺庙都是宝贝,只要能用好,不愁乡亲不致富。现在的九莲村产业做起来了,环境更美了,以前大家都想着往城里奔,现在返乡回村的人越来越多了。”

在与会人员见证下,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和新津县人民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充分发挥学院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传统,跟踪研究新津县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方面的鲜活实践,提升新津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和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签字仪式结束后,中国农业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将“新津县科研与教学实践基地”标牌授予成都翔生有机农场,并向永商镇九莲村和兴义镇张河村授予了“新津县科研与教学实践基地观察点”标牌。

据悉,近年来,成都市以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为抓手,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形成了“梯度转移人口+保护建设改造+现代农业园区”的经验做法。具体为:顺应城镇化发展规律,以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通过货币化补偿和在城镇规划建设集中居住区等方式,梯度引导不再从事农业生产并且在二三产业稳定就业的农民向城镇转移。同时,在加强对传统村落和林盘保护的基础上,引导对愿意继续从事农业生产或愿意在农村居住的农户,按照“宜聚则聚、宜散则散”和“四态合一”理念,建设“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新农村综合体。对确实不愿意参加新农村建设的,对其旧村老旧院落和农民集中居住区,按照“小组微生”理念进行改造和提档升级。目前,全市共建成了幸福美丽新村1979个,建成4.0版“小组微生”新农村田园综合体186个。2016年成都建设“小组微生”新农村田园综合体的做法获评“全国十大‘三农’创新榜样”第三名。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