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崇州农业迈步向高科技进发

http://www.scol.com.cn  (2017-07-04 10:56:42)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侯雯雯记者 方炜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方炜)最近,省农科院与成都市开展“院地合作”情况的调查报告新鲜出炉。 据悉,围绕重点合作项目,省农科院针对我市各个区(市)县集成示范主要粮经作物新品种355个、新技术新模式90项,召开各种类型的培训会677次、培训基层农技员和种植大户等47320名,成果示范面积41.03万亩次,创造综合效益5.16亿元。崇州市农业在这次活动中取得瞩目的进展。

“专家大院”为崇州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支撑

盛夏的崇州稻香旅游环线,青青稻田一望无际,随风摇曳,飘散出醉人的芳香。“这是专家大院为我们引进推荐的富硒大米,这几年来,不仅产量持续增加,品质也大受市场认可,效益比原来增加了很多!”崇州市国家粮食储备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满脸都是笑容。原来这位负责人口中的“专家大院”,正是崇州市在农业科技上的一大创新。自2008年开始,崇州与省农科院、川农大、市农林科学院等科研院校开展深度合作,常年聘请华中农业大学、国家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等资深农业科研专家数十位,建立起覆盖整个崇州的农业专家大院,涵盖栽培、土壤、植保、农机、生态、养殖等多个领域。专家大院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实施公益性和市场“双轨制”运作。一方面由财政投入科技资金,用于公益性科技推广应用,如测土配方施肥、实用技术培训及公共科技平台建设等;同时依托技术支撑单位,运用市场化运作模式开展“订单”项目。2016年,崇州市专家服务基地还被人社部评为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为现代农业发展源源不断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据了解,专家大院的建立,一方面为崇州现代农业带来了坚实的科技支撑,另一方面也为科研院校搭建起科技转化平台,有效解决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难”的问题。在与省农科院合作的10年中,专家大院实施科技项目59个,先后为崇州市引进农作物新品种204个,推广新技术12项,申报专利3个,通过四川省科技成果鉴定3项,获成都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崇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优秀奖3项,培养现代农业职业经理人1887人。

五大特色产业基地提高崇州农业经济效益

据悉,目前崇州已建成富硒水稻、有机蔬菜、红提葡萄、甜糯玉米、种养循环示范五大特色产业基地:加工型蔬菜玉米新品种无公害高产集成新技术在崇州得到充分应用,建成了全省最大的万亩蔬菜玉米种植基地,每亩产值达到8000元以上;在桤泉红提种植基地,农业专家带来了标准化水泥桩钢缆平棚栽培技术,并引进了一批适合川西平原生态气候环境条件和市场的早、中熟红提葡萄,种植面积已达到2000余亩,规模种植业主10余家,年产红提葡萄近3000余吨,年产值达3600万元,并连续成功举办了12届红提葡萄采摘节,每年吸引了数万市民前来园区品果、观光、体验采摘;在10万亩粮食高产稳产高效基地,实施 “百千万丰产示范”,通过推广优良品种、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机插秧、秸秆堆沤还田、新型农机具、立体种养循环等先进技术,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提高稻米品质和种植效益,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殖效益,稻鱼模式亩均增收2000元,实现经济效益3000万元左右,稻田综合种养稻谷增收可达600万元,形成高产高效优质的优质粮油技术体系。(崇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