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丁宁)日前,为带动社区流动党员积极性和参与性,郫都区犀浦犀和社区采用“社区引导,分类管理”的工作思路,让“隐身党员”切换成“在线”模式,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属地社区综合治理。
建立流动党员之家 规范管理
犀和社区建立了流动党员之家,搭建了流动党员活动平台,加强了流动党员之间交流联系,建立了长期有效的联系制度,保障了流动党员学习有阵地、有人服务、有人管理,切实解决了流动党员“离乡脱党”的尴尬处境。截止目前,犀和社区已经在怡景城市小区和万树深林二期建立了流入党员服务站,标示标牌制度上墙,增加必要的活动设施,为流入党员建好“新家”。
挖掘流动党员骨干 帮助流动党员找到角色定位
犀和社区通过日常流动党员恳谈会、流动党员志愿服务等活动,挖掘一批在群众中吼得住、叫得响、喊得动的流动党员,加入到小区业委会、社区小组长、社区文艺队伍等自组织中,通过流动党员骨干先行一步,作出表率,带动其他流动党员积极性,在行动中找到归属感、找到角色定位,让流入“新家”到流入“心家”。
采用党员积分管理 鼓励流动党员参与组织活动
犀和社区建立“一人一表”流动党员积分管理库,实行“参加活动得积分”管理办法,作为年终评优重要依据。通过积分管理引导,让流动党员发挥积极作用,有效履行党员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