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陈昊 摄影报道)今(28)日上午,成都市新都区,“创新中国·产业生态圈的成都实践 2017国际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峰会”隆重举行。来自轨道交通产业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轨道交通与产业链发展、城市发展、产业生态圈发展等展开热烈讨论,献上一场思维盛宴。
专家一致认为,作为成都市轨道交通“一校一总部两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成都市新都区的中车轨道交通产业园,将伴随着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加快发展、蓄势腾飞。
“中车的投产,新都轨道交通在成都市的总体轨道交通版图上钉稳了钉子,以后这个位置会逐步扩大,形成基地。”新都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专家学者共话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大计
“轨道交通已成为国家名片,伴随着‘一带一路’走向国际。” 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发表主题演讲《学习借鉴轨道交通的成功经验》,阐述了当前中国轨道交通的宏观发展方向。
李毅中表示,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充分发挥了大型骨干企业的龙头领军作用,其产业特点和市场需求决定了这个行业要有较高集中度,“全球6大跨国公司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国内产业集群基本形成,目前已形成了以整机厂为龙头,上下游密切配合的完整产业链,避免了低水平重复,“以中车为龙头,涌现出了一批骨干企业。”
李毅中说,在市场导向、需求的拉动下,我国正有的放矢地提升轨道交通装备的供给能力,“随着高速铁路成网、城际高铁起步、城轨建设大发展,轨道交通建设将迎来新一轮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铁道电气化自动化专家钱清泉介绍,“十三五”期间,在国家战略层面,将完成铁路投资8000亿元以上,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等重大项目,高铁营业里程将达到3万公里,覆盖80%以上等大城市。
峰会现场,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专家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发改委基础产业司原巡视员李国勇作了题为《完善产业产能布局,推动轨道交通科学有序发展》的主题演讲。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也就轨道交通产业链、生态圈发表主题演讲。
成都市副市长刘守成在致辞中说,成都具有发展轨道交通产业的天然竞争优势,希望新都区要对表新发展理念,立足“中优”“北改”部署,打造出有机融合、良性循环的轨道交通产业生态圈。
中车精神树立轨道交通产业新标杆
上午11时,在对话环节中,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赵坚,中车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建乐,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徐银光,波兰共和国驻成都总领事馆总领事卡夏,新都区副区长吴昊等展开热烈讨论,围绕新都如何打造轨道交通产业生态圈汇智聚力、建言献策。
新都区委书记许兴国表示,新都将抢抓轨道交通产业的历史机遇,聚焦产业链、创新链高端环节和关键领域,实施“大整合、大提升、大驱动”的轨道交通产业生态圈战略。
据了解,自2016年中车项目落户新都以来,大批产业配套企业接踵而至,轨道交通产业上中下游产业链正在全面形成,一个庞大的轨道交通全产业链呼之欲出。
2014年8月28日,中车轨道交通产业园项目投资协议签订,作为中车在西南地区布局的最大产业园区项目落户新都;2015年8月20日,中车项目在新都区石板滩镇破土动工;2016年7月1日,中车项目正式投产;2016年9月22日,中车成都公司首列铝合金A型地铁车辆下线。项目开工到投产仅用了315天,产业园以堪称“传奇”的速度,为成都市轨道交通发展树立了标杆。
深知轨道交通产业的战略重要性和新都的产业现状,新都区不等不靠,积极与中车上下游企业联系,争取投资落户。
2015年8月24日,新都举行轨道交通产业投资环境推介会,在会上新都区与5家配套企业负责人签订了合作协议,此次签约的5个项目计划投资总额约30亿元,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50亿元。
2015年11月,中车城轨业务供应商大会在新都召开,本是中车内部的一个会议,新都区却敏锐地抓住机遇,向110余家城轨配套企业介绍了新都的投资和产业环境,并邀请这些企业关注新都轨道交通产业发展。
短短两年时间,新都轨道交通产业从“零”起步,一个庞大的轨道交通全产业链正在形成。
新时期开启轨道交通发展新征程
“中国制造2025规划”将轨道交通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四川省将轨道交通产业作为七大优势产业重点发展。
2017年4月底,成都市召开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发展壮大城市经济,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其中明确将轨道交通作为全市五大优势产业大力发展。
2017年7月,成都市召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书记出席会议并强调,要坚持以产业兴城为核心构建产业生态圈,营造良好产业发展环境。
随着成都市新一轮经济地理重塑,新都被纳入“11+2”中心城区范围,肩负着“中优”“北改”的重要使命……
“新的时期已经到来、新的征程已经开启。”新都区相关负责人说,面对崭新的历史机遇,新都将对表新发展理念,立足“中优”“北改”部署,按照以科学规划为引领、产业新城为核心,产业链上下配套齐全、生产性服务业左右协同、基础设施功能配套齐备的思路,针对当前的产业短板,着力打造有机融合、良性循环的轨道交通产业生态圈。
“新都将坚持以产业新城为核心构建产业生态圈,按照产业先导、职住平衡、完善配套、塑造城市美学的原则,以区域集中、产业集群、开发集约为方向,高水平规划建设27平方公里的天府动力新城。”新都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促进轨道交通产业生态圈发展,新都还出台了《新都区大力发展轨道交通产业专项政策26条》,内容涵盖设立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基金和专项财政资金、支持重大项目落地和总部经济引进、鼓励提升本地配套能力和支持产业联盟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协同创新、支持轨道交通产业‘两化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鼓励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强化金融支持、强化人才支撑等领域。”
中车入驻以后,新都区政府相关部门直接介入,用精准的服务来解决企业的“问题台账”“需求台账”,生产人员、技术人员、相关政府工作人员齐心协力拼干劲、拼速度、拼质量,共同创造了刷新“成都速度”的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