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第八届中国·四川(彭州)蔬菜博览会 11 月 1 日启幕

www.scol.com.cn  (2017-10-18 10:47:16)  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林霜  

  第八届菜博会新闻发布会。

  “天然生态”是以彭州蔬菜为代表的四川蔬菜的最大特色。

  彭州30万亩“菜-稻-菜”高产高效示范基地。

  发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擦亮四川大地蔬菜金字招牌

  □三水(图片由彭州农发局提供)

  这是一场美丽的绿色约定——11月1日,一场国家级“蔬菜盛宴”将在天府金彭启幕,各界目光将再次聚焦“西部菜都”这片沃土。

  消息从10月17日上午在成都举行的第八届中国·四川(彭州)蔬菜博览会(简称“菜博会”)新闻发布会上传出:由农业部、四川省政府主办,四川省农业厅、四川省商务厅、成都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八届菜博会,目前各项筹备工作基本就绪,将于11月1日至11月5日在四川彭州濛阳镇举行。

  “中国·四川(彭州)蔬菜博览会”是四川省唯一由农业部和四川省政府共同打造的一个农业会展品牌,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七届,不仅充分展示了四川蔬菜产业发展的成果,有力推动了全省蔬菜产业快速发展,巩固提升了四川蔬菜在全国的地位,也成为四川城乡居民观赏田园美景、体验农耕文化、感受丰收喜悦、品尝时令蔬菜的秋游好去处。

  聚焦产业融合共享,共赴“绿色峰会”

  地处北纬30°的彭州,近年来,发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调结构促改革,凭借一棵“四川大地菜”强势崛起,不仅书写出田野里的绿色产业传奇,更通过七届菜博会打造出国家级的烫金名片。

  2013年,菜博会创造田园办会新模式,将展会设在田间地头,人、蔬菜与自然浑然一体。

  本届菜博会将以“产业·融合·共享”为主题,继续坚持“务实高效、节俭隆重、亮点纷呈”的办会原则,继续创新推行“田园办会、以会带展、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模式。

  菜博会将通过主展馆“视觉、听觉、味觉”三位一体的立体呈现,生动形象地展示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四川蔬菜之韵;依托规模化、标准化的蔬菜基地和蔬菜主题公园,直观展示“四川蔬菜、天然生态”和都市现代农业田园生态实景,并策划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趣味纷呈、酷炫十足的活动。同时,注重经贸洽谈与农业项目合作实效,扩大四川蔬菜销售市场。

  组委会介绍,本届菜博会将是一次集“招商引资、贸易洽谈、展示展销、行业交流、田园体验、乡村旅游”为一体的“绿色峰会”。

  八方宾朋即将纷至沓来。本届菜博会拟邀请农业部等有关部委负责人,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北京、上海、福建、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西藏、重庆、新疆等蔬菜主销省(市、区)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全省21个市(州)及蔬菜产业重点县农业部门负责人等众多嘉宾出席。国内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出口经销商代表、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大型超市代表也将参会参展。作为本届菜博会的亮点,组委会还将邀请有关国家携先进农业技术、健康农产品参会参展。

  集成五大特点,扩大“四川蔬菜”品牌影响力

  发布会透露,从总体上看,第八届菜博会将呈现五大特点——

  更加注重融合发展。将蔬菜与文化相融合,结合古蜀文化发展脉络,以颇具蜀韵的生动形式,展现天府之国“水旱轮作、种养结合”的农业产业发展历史,为观众呈现一场关于蔬菜历史的文化视觉盛宴。将蔬菜与网络相融合,通过“蔬菜+互联网”将蔬菜育苗、种植、质量安全管理、采后处理、储运、市场销售、休闲观光等各个环节串联,展现出四川蔬菜生产的完整产业链条。

  更加注重科技展示。用精美的图片和简洁的文字,展示四川主产蔬菜如莴笋、大蒜、辣椒等蔬菜品种的来源、特点。建设蔬菜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市民通过扫描二维码就可以了解到蔬菜生产者、生产基地、种植过程等信息,让消费者放心。

  更加注重品牌宣传。菜博会对于四川蔬菜产业来说,就是一张闪耀的名片、一个响亮的品牌。本届菜博会,将通过图片展示等形式,对过去七届菜博会的亮点进行一一回顾。同时,对四川蔬菜获得的国家地理标志品牌、无公害农产品品牌以及绿色食品品牌进行集中展示,让更多的人了解四川蔬菜,进一步扩大“四川蔬菜、天然生态”的品牌影响力。

  更加注重合作共赢。菜博会期间将举办以“智慧农业·美丽乡村”为主题的八场推介会和重大项目合作签约仪式,拟邀请相关投资金融机构、行业机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部门、行业协会、农业企业与参展商参加,为农业企业、产业项目搭建一个推介展示的平台,实现参展客商互惠共赢。

  更加注重民众参与。本届菜博会除了给专业人士提供洽谈合作的平台,还将举办“蔬菜嘉年华”主题活动,在主展馆内搭建返璞蔬活馆,供市民参观游览。田园超市将为广大民众提供体验前店后院“一站式”购买服务的便利性;开展蔬菜进万家的超值彭州蔬菜福利派送,独具四川特色的民俗文化表演,共享单车骑游四川新农村等丰富有趣的体验活动,吸引更多民众参与。

  四川蔬菜产业发展名片

  四川是全国重要的“冬春蔬菜”和“南菜北运”生产基地。近年来,四川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全省自然气候、地质条件多样的优势,着力调整蔬菜产业结构,全省蔬菜总体呈现出栽培品种互补、上市档期不同、区域协调发展、市场均衡供应的良好格局。2016年,全省蔬菜播种面积达2058.3万亩,产量4365.7万吨,外销出川蔬菜1200多万吨,产值突破1500亿元,既有力保障全省乃至全国蔬菜均衡供应,又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

  四川蔬菜种植历史悠久。据广汉三星堆遗址发掘考证,在距今3000年至5000年以前,四川已出现农业文明。《华阳国志》记载:战国时期,巴地“土植五谷,牲具六畜”,蜀地“山林、泽渔、园囿、瓜果,四节代熟,靡不有焉”。四川陆续引进和驯化蔬菜品种的历史可追溯到3000多年以前。四川蔬菜天然生态。四川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蔬菜以露地生产为主。自李冰修建都江堰,引流灌溉后,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开始了“稻菜”水旱轮作和种养结合。这种模式既解决了土壤盐渍化、酸化和板结问题,又能有效减轻病虫危害,减少农药和化肥使用量,从源头保证了四川蔬菜营养、健康和安全。四川蔬菜品种丰富。蔬菜13大类、105个种或变种、上千个品种的蔬菜,绝大部分在四川有栽培,其中以芥菜、萝卜、辣椒、莴笋、菜豆、豇豆、南瓜和芋最为丰富,能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四川蔬菜质量安全。2016年,全省对21个市(州)的农产品基地、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和超市的蔬菜、食用菌例行监测,抽检合格率达99.3%。农业部对蔬菜质量安全监测,四川的合格率一直稳居全国前列。

  以彭州市为中心的川西平原600万亩“千斤粮万元钱”粮经复合产业带,是四川主要的“南菜北运”和冬春蔬菜生产基地,总产量达1200多万吨,其中外销出川蔬菜量达600多万吨,占全省的50%以上。位于彭州市濛阳镇的四川省农产品交易中心,是国家级蔬菜专业批发市场,设施先进,交易量全国第一,是农业部八大重点批发市场之一。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