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邓童童 摄影 华小峰)一段破旧的路面,在一列80米长、12台设备组成的机组缓缓驶过后,变成了崭新的沥青路面。施工现场,没有断道封路,旁边未施工的车道上,车辆正常行驶。12月13日下午,出席四川省普通公路养护管理信息化现场会的省、市、区(县)公路系统代表,现场观摩了成都双流普通公路养护管理信息化成果之一——“就地热再生重铺机组”公路再生铺设技术”,纷纷称赞。
上述神奇的机组名为“就地热再生重铺机组”,被形象称为“再生列车”,这项公路再生铺设技术被列为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重点新产品、国家火炬计划项目。
“机组各设备通过一系列流水化作业,将破旧路面加热、翻起、回收旧料、添加沥青及再生剂等新材料,最后摊铺碾压,降温后车辆便能通行了。”现场演示单位——四川钛森道路养护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曾女士介绍,就地热再生机组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设备,集“绿色养护”和“经济高效”于一体。整个施工过程中,不产生任何固体垃圾废料,原来破旧路面的沥青可完全利用,既不产生废料,又节约石料、沥青等成本,真正实现了循环利用。
“这项技术还有几个优势。”曾女士补充,“不干扰交通,修路实行半开放交通,隔离带对面的车道完全不受影响。道路压实后,仅需一小时降温,就可恢复通车。”“此外,这项技术早前已在绕城高速、北新大道试点试验过,正常情况下,修补速度平均可达1分钟5米,绝对优于传统工艺维修的速度。”
“这次实验维修的三车道六千多平米路段,在设备没有连续作业的情况下,花了不到三天时间,全部翻新完毕。”成都市交委公路处相关人士直言,“确实很高效,如果使用传统的维修工艺,需要半个月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