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来我们村吧 崇州为青年助力乡村振兴建平台

www.scol.com.cn  (2018-05-18 14:11:10)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林霜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方炜)5月17日,共青团崇州市委在凡朴生态村举行了一场特殊的“party”,没有鲜花茶水,有的只是20多名青年聚在一起畅谈乡村未来发展。这些青年发起组织了名为崇州乡村可持续发展青年社的社团组织,简称乡青社。这是一个旨在吸引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有志青年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的平台。

说起乡青社成立初衷,还要从义工招募开始说起。在崇州西蜀粮仓腹地,有一个林盘水乡,青竹农舍包裹其间,沟渠灌溉、鱼粪扬田,一幅川西平原美丽的农耕画卷,这里叫凡朴生态村。前不久,来自德国的Rock一踏进这里,便被吸引了。从此以后,Rock就成为了这里的义工。在这里像Rock一样的义工已累计有100多名。

凡朴生态村吸引了越来越多全国各地的青年来此,大家有一个目的——让乡村越来越好。而这恰恰符合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要求。“乡村振兴,说到底还是人的振兴,既是为了人,更要依靠人。在各类人才走向乡村的过程中,青年自然不能缺位。想要让乡村振兴战略中充满活力,乡村里必不可少应该有青年的身影。”在共青团崇州市委书记罗艳丽看来,青年有担当,乡村振兴才更有希望和动力。那如何让爱乡村、有想法、敢行动的青年有一个展现自己和参与建设的机会和平台?一种“党政引领、组织搭台、群团唱戏”的青年汇聚平台在崇州应运而生。据了解,乡青社在崇州市委、政府引领下,由团市委组织搭建。

“乡村振兴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各方面都在努力。那青年人才该如何聚集,又如何实践,需要一个这样的平台来为他们服务。”罗艳丽告诉记者,乡青社遵循“人才—引入—发声—案例”的模式,通过搭台、汇聚、引领的原则,将有志青年凝聚在一起,鼓励他们在乡村振兴中敢说、敢想、敢做,让青年人才成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乡青社的目标是以青年为关键力量,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在乡村落地,瞄准两类青年,一类是农村青年。眼下中国农村的发展迷思,在于城镇化对于农村人才的“虹吸效应”。当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市场选择,是不可抗拒的规律。但如果农村只剩下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高素质农村青年持续大规模转移,对于农村发展来说,显然是可持续愿景中的最大症结。换言之,乡村振兴首先要留得住农村青年。

另一类,建立城镇青年反哺农村机制。事实上,乡村振兴要驶上快车道,既需要肯干、会干、苦干、实干的各级干部,更需要对土地有感情、懂技术、会管理、熟悉市场的“新农民”。从这个意义上说,靠农村人才自产自销,恐怕解决不好这个问题。于此而言,建立专业人才、科技人才参与乡村振兴机制迫在眉睫--既要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又要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吸引支持年轻的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医生教师、规划师、建筑师、律师、技能人才等服务乡村振兴事业。

乡青社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发起人为凡朴生态村创始人涂海霞。她介绍,在实际的运行中,乡青社将用论坛或案例的形式让更多的新青年关注乡村、关注乡村振兴中的内容。具体操作为,青年加入乡青社之后,通过乡青社帮助他们梳理其擅长的事项和特长,将之与乡村本地化的发展相结合。比如说有人擅长规划设计,有人擅长旅游营销,有人擅长非遗传承,就将他们的擅长同乡村的发展需要紧密结合在一起。

“在这个过程中,强调结合本地乡村的特色。比如说集贤乡山泉村,特点就是传统林盘多,我们就需要规划设计和营销推广的人才。挖掘本地资源,鼓励青年去进行完善,比如品牌化、媒体传播、互联网等新青年擅长的领域和内容。”涂海霞介绍,乡村本地做好手艺,保护好自己的资源,青年人来助力文创,利用品牌化、IP化、互联网+等形式来互动的发展。

“我们把乡青社看作是一个活跃、彰显青年力量的平台,起帮助青年梳理、链接的作用。”涂海霞说,在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浪潮下,鼓励青年在乡村进行创业孵化和产业发展。以崇州为例,这里有非遗竹编文化,结合当前竹艺小村、竹艺小镇建设,乡青社可以帮助竹编传承人等代表性青年,挖掘传统文化,结合文创、文旅,促进乡村产业兴旺。

定位于乡村青年聚焦地的“乡青社”虽然是落地在崇州,但其瞄准的人才范围却不局限于崇州本地。罗艳丽介绍,乡青社放眼全球,只要是心系乡村、希望表达观点、勇于实践和的青年人都可以加入。

青年们,乡村大有作为,崇州乡青社,等着你来!5月24日,乡青社第一次头脑风暴会将在凡朴生态村举行,来吧,这里能遇到你心怡的同路人!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