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经开区首个诺贝尔奖工作站揭牌

www.scol.com.cn (2019-05-28 09:06:20)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林霜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陈昊)5月27日,“罗伯特·胡贝尔”诺贝尔奖工作站揭牌仪式在成都经开科技产业孵化园举行。这是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落户的首个诺贝尔奖工作站,该区在推进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创新方面迈出新步伐,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装上了“新引擎”。

诺贝尔奖工作站落户 健康产业前沿科技转化加速

“成都经开区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这里拥有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环境,非常高兴能在这里建立工作站。我将与合作伙伴一起开展健康产业前沿技术成果的研发和转化,共同推动生物医药健康产业的发展和进步。”揭牌仪式上,198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罗伯特·胡贝尔说。

作为生物化学理论的奠基人和先驱,德国化学家罗伯特·胡贝尔几乎包揽了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的各种大奖,申请专利67项,发表国际学术论文403篇。他于1999年在德国慕尼黑成立的公司,组建了一支80多名科学家组成的世界一流研发团队,拥有世界一流的结构生物学技术开发平台,在疾病机理和靶点确认、化合物分析制备、分子建模、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新药发现阶段具有独特优势。

罗伯特·胡贝尔在活动中表达了主要合作意向——依托该工作站,柔性引进国内顶尖人才和海内外知名院士专家资源,协助成都经开区引进健康产业优质项目、孵化企业,进一步整合健康产业链相关企业资源,研发和转化一批健康产业前沿技术成果,引进和孵化国际一流的健康产业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诺贝尔奖工作站。

据介绍,“罗伯特·胡贝尔”诺贝尔奖工作站是成都经开区继博士后工作站、德国海外人才工作站后,设立的又一个重点人才工作平台建设项目,也是成都经开区首个以人物命名的诺贝尔奖工作站。双方将围绕高层次人才引进、国际项目交流、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对于成都经开区提高国际顶尖人才凝聚力,提升医药行业原始创新水平、助推区域产业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看好成都经开区潜力 诺贝尔奖得主抛来“橄榄枝”

成都经开区与德国有着十分深厚的合作基础:首个国际合作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基地——中德智能网联汽车四川试验基地项目落户并开工,西门子全球仿真及测试技术(成都)研发中心和中德智能网联及新能源汽车(成都)工程中心签约落地,中德合资品牌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德国博世力士乐汽车零部件企业落户……全球高精尖项目频频落地,与成都经开区的实力、潜力、影响力密不可分。

“看好成都经开区与德国深厚的合作基础,以及生物医药健康产业的人才优势、发展潜力,诺贝尔奖得主工作站选择向成都经开区抛来‘橄榄枝’。”成都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成都经开区稳步推进多元共兴战略,已基本形成以医药等产业为重要补充的主业突出、多元共兴的现代产业发展体系。全区现有生物医药企业42家,2018年规上生物医药企业总产值达10亿元。通过建立“1+2+N”人才工作体制机制等人才服务机构保障、“龙泉驿人才新政16条”等人才政策保障、搭建“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等人才服务保障措施,聚集了各类人才共35万人,人才密度接近30%。

开展国际技术交流和人才引进,是成都经开区作为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举措。目前,成都经开区围绕医药健康产业发展需求,正大力聚集高校院所高端人才、招引高校院所高新项目、共建产业公共技术平台,加快推动高校院所、科研机构成果孵化转化,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先后获评“国家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区”“中国科学发展百强区”。“可以说,诺贝尔奖工作站为成都经开区健康产业发展加装了‘新引擎’。”该负责人说。

当天的活动中,还举行了中德国际生物医药创新交流会,胡贝尔教授团队、项目分享嘉宾、高层次专家人才共35余人,围绕“生物医药产业未来发展趋势”交流分享,旨在促进中德生物医药健康产业进一步合作、推动工作站与企业之间加快建立有效的人才技术交流、工作沟通机制,加快成都经开区生物医药技术成果转移、转化。

与会专家表示,诺贝尔奖工作站的建立,人才之间、企业之间深度的合作交流,将为成都经开区生物医药健康产业打开新局面。(龙泉驿区委宣传部供图)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