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卡排查、保障交通运力、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参与排查,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龙泉驿区交通运输局主动作为,统筹力量,为全区打好前阶段的疫情阻击战贡献了力量。随着节后陆续返岗复工,防疫工作由相对静态向动态转变,区交通运输局持续发力,推动货物运输尽快走上正轨,加强公共交通保障员工出行,助力大运保障项目加快复工,挥好“三板斧”,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复工,有针对性采取应对措施,保障企业复工防疫两不误,为疫情防控工作和经济平稳运行贡献了交通力量。
挥好“货物运输斧”
解决复工企业物资运输难题
复工后,企业原材料运入和成品运出以及大运建设项目所需沙石、建材等物资的运输面临实际困难。如何助力企业有效复工?区交通运输局提前部署,在确保企业自身防疫的前提下,督促各运输企业安全有序复工。
结合疫情形势变化,优化调整企业复工程序,针对物资紧缺、员工稳岗等复工难题分类分企业制定解决方案,指导满足防疫工作和安全生产要求的企业结合自身情况尽快复工复产。督促各运输企业做好复工期间的防疫工作,组织填写防控信息采集表,加强对外地返岗员工信息采集和管理,做好排查登记,督促并帮助运输企业采购防控物资,落实公共场所防疫措施。
根据实际情况按需复工。区交通运输局指导复工企业结合自身规模和运输需求实行按需复工,引导企业优化复工组织,科学调配岗位和人员,在确保防疫工作的基础上采取“渐进式”方式逐步扩大规模。协调区卫健局、属地政府等部门建立联防联控机制,与卫健、属地街镇实行信息共享、资源共用、互通有无,调协街镇将运输企业纳入其监管范畴,协助指导企业有序开展防疫工作。截至目前,已复工道路运输企业106家,累计返岗从业人员2695人。
挥好“公共交通斧”
解决复工企业员工流动难题
企业复工后,员工上下班及其他生产经营活动带来的人员流动问题如何解决?如何降低人员流动期间的被感染风险?区交通运输局积极思考、主动作为,指导辖区客运企业采取“4+1”模式,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4”是指提供四种出行方式,即常规公交、定制公交、定制包车、巡游出租车服务。针对复工复产的员工通勤需要,区交通运输局组织对复工企业开展调研,详细了解复工情况,结合复工企业数量、点位、复工人数等实际,逐步恢复相应公交线路,同时根据企业员工数量适时调整运力。截至目前运行公交线路91条,投入车辆623台,占总台数65.86%。对复工人员达到一定数量的企业,在与企业充分沟通的基础上,由企业指定出发地与目的地(区内),协调公交企业为其提供点对点定制公交服务。另一方面,定制包车服务也相继展开。对于生产规模较大、复工人员较多、员工居住相对集中的复工企业,根据企业需求,结合“春风行动”,采取“点对点”方式,协调具有包车运输资质的客运企业提供直达包车服务,并严格落实“半数乘坐”要求,降低感染风险。截至目前,已投放车辆179台为复工企业提供了包车服务。
对从事个体、服务业及其他生产生活需要的流动人员,鼓励其外出时首选乘坐巡游出租车。同时严厉打击疫情期间各种甩客、拒载、不打表及私自加价等违规行为,确保出租车运营市场平稳有序。
“1”是指疫情防控措施。督促客运企业严格落实运营过程中的疫情防控措施,利用公交车载视频、公交站台等载体,发布疫情防控相关政策,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提高乘客防控意识和能力。截至目前,已为公交车累计消毒40489台次,巡游出租车5173台次。
挥好“服务保障斧”
解决大运项目复工复产难题
由区交通运输局牵头的大运复工项目,在防疫期间复工复产存在人员到岗难、物资采购难、正常施工难、施工成本高等难题。针对这一实际,交通运输局靠前服务、主动对接,及时为企业排扰解困。
为解决人员到岗困难问题,区交通运输局协调地方政府为工人开具健康证明,协调客运企业包车接送,解决人员到岗问题;协调属地村社区,解决工人居住问题。
企业复工后,生产物资怎么运?防疫物资怎么办?区交通运输局协调上游材料生产厂家和沿途交通管制,解决材料运输问题;协助企业购买口罩、测温仪、消毒液等防疫物资,解决防疫物资不足问题。帮助解决正常施工困难,协调土方外运,解决弃土问题;协调加油站,解决施工机械加油问题;协调水、电、气等工程车辆进入,解决杆管线迁改问题。
项目正常复工后,区交通运输局又积极协助相关部门落实好疫情期间帮助企业脱困的税收优惠、贷款补助等方面的各项举措,帮助企业缓解疫情期间施工成本高等难题,最大限度减轻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