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阳:从巴蜀“古驿站”到成渝“新枢纽”

2020-07-27 14:32:05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熊珮

今日简阳。(图 谢明刚)

成渝古道,习称东大路,据史料记载,普通人走一遭差不多得十天半个月。但也有“早发蜀都夜抵巴”的说法,这更多是官家紧急传递公文或布达诏令,需要十五里换一匹快马,马不停蹄地奔驰在东大路上。因此,“十天半个月”是常态,“早发蜀都夜抵巴”只是羡慕目光里的内心投射。从简阳到重庆还可以选择水路,坐船沿沱江而下,进入长江,抵达重庆,但往返一趟也得一个来月。

当马蹄声彻底消失在历史的回声中,欸乃的桨声慢慢淡出历史的舞台,紧贴着或重叠着部分东大路和成渝水路的崇山峻岭之间,响起了另一种声音。1927年,成渝之间以东大路为基础,开始修建一条打通两地经络和关节的公路。这条后来被称为老成渝路的公路,在新中国成立后,又经过多次改造,大大缩短了成渝之间的时空距离,也缩短了成都人与重庆人的心理距离,更缩短了一脉相承的“巴文化”与“蜀文化”的距离。

老成渝路吹响了提速换挡的号角,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不妨来看看两地通勤时间在历史维度中的变化——1950年开工建设、1952年全线通车的成渝铁路,需9小时;1994年成渝高速建成通车,需4小时;2009年,成渝迎来动车时代,需2小时;2015年,成渝迎来高铁时代,需95分钟。从月到天,从天到小时,从小时到分钟,时间跨越的背后是空间距离的拉近,是两地共唱“双城记”、共建“经济圈”的基础支撑。只有时空的拉近,才能更好促进文化的融合、经济的互动、生活的交汇。

虽然,简阳已不再是成渝通道的必由之路,但从东大路到老成渝路、成渝铁路、成渝高速、成安渝高速、成渝高铁的千年时光册页中,仍能洞见简阳在历史变迁中从未丢失成渝间往来的重要通道与驿站地位。近年来,简阳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成都“东进”的号角声中,把下好交通“先手棋”作为抢抓系列重大历史机遇的先导引领,加快构建“1空7高9轨11快”立体综合交通网络,着力打造成都综合交通枢纽副中心,全方位更快速便捷连接成渝。

7月13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了解读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新闻发布会,会上释放了力争今年内开工建设成渝中线高铁的重要信号。据初步研究方案,成渝中线高铁将在成都“东进”区域简州新城附近设站,这无疑又将大大缩短成渝两地之间的时空距离,进一步强化作为“东进”主战场的简阳的交通枢纽地位,让简阳同步迈入成渝两地“1小时交通圈”。

“小汉口”

迈向世界级“黄金口岸”

简阳作为成渝通道的重要“古驿站”,其重要性必然从交通地位迈向经济地位。而这种经济地位似乎又集中体现在简阳城北的石桥古镇身上。据《石桥镇志》记载:“全国有13家银行在此设立分行,镇上有6大会馆、9大码头、100多家茶铺,米、糖、烟、酒、盐、棉、油、山货等‘八大商’的商户达300余户,靠停石桥码头的大小船只多达千余只。”

商业盛况,可见一斑。这样的繁荣景象,大约发生在上世纪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石桥古镇的繁荣得益于良好的水运和优越的区位条件。对石桥古镇历史有着深度挖掘的本土摄影家高亚夫说:“这里是沱江距成都最近的天然良港,旧时大批货物在此聚集和转运,或经东大路折向西北翻龙泉山进成都,或由成都至此装船载往重庆。”时至今日,仍可以想象规模惊人的“水市”画卷:装满货物的大小木船首尾相衔,操着南腔北调的商人在载满粮食、酒、糖等大宗商品的船上讨价还价……

首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尾页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