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大邑县蔡场镇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改革 增强乡村发展后劲

www.scol.com.cn  (2017-12-14 15:02:01)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林霜  

四川在线消息(李晓东 四川在线记者 张雪婵)近日,记者从大邑县获悉,2015年以来,大邑县蔡场镇党委、政府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上大胆创新尝试,采取政策支持、资金扶持、体制机制创新等方法,在新福村进行有益探索。两年来,该村先后以集体资产出租和资金入股、合作社社员出资入股等方式,建立了村集体经济实体——锦谷麦香种植专业合作社和粮食烘干中心。集体资产由两年前的150万元,增长到现在的近500万元。如今,总投资320万元、占地10余亩的现代化育秧中心也即将破土动工……伴随着项目的落地,昔日的“空壳村”正走向富裕,为大邑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壮大,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

穷则思变要让“空壳村”脱帽

据悉,新福村辖19个社,农业人口3161人,有党员78人,是坝区传统农业村,以粮油、水果、蔬菜为主要产业。

村党支部书记胡永洪告诉记者,过去集体经济薄弱,每年仅有50万元的村公资金,常常陷于“缺钱办事”的困境。村两委向群众作出的“办实事、得实惠”的承诺,往往会因缺钱而打了折扣,导致村级组织“说话无人听,办事没人跟”。为解决“心人余而力不足、手长衣袖短、村级组织无经济实力、服务能力差”等问题,村上积极争取被列为大邑县4个集体经济发展试点村。于是,村党支部挑起了大梁,在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上大胆进行改革创新。

2015年4月,村两委成员在蔡场镇分管负责人的带领下,先后前往山东寿光、潍坊等地考察取经,学习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先进经验。回村后,村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大讨论,并召开社员代表大会广泛征求意见,此后,便铺开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工作。

改革创新以股份合作助力发展

万事开头难。说到采取股份合作制组建村经济实体,保证村集体为大股东,成立大邑县锦谷麦香种植专业合作社、新建粮食烘干中心,得从资金筹措入手。为解决启动资金问题,村党支部将村上闲置多年的蚕房、酒厂和空置的学校用房等存量资产进行评估,以每年村集体收3万元租金和用村集体7亩多土地等入股实体,确保村集体收益最大化。

“会不会又像过去那样,村办集体企业都整不起走,整几年又垮掉了呢?”一时间,个别党员和干部对此缺乏信心。为了打消干部群众的顾虑,村党支部一班人统一思想认识,村支书带头入股21万元,老党员胡春云积极做儿子思想工作,让儿子胡燕飞拿出20万元入股。大家东拼西凑,便解决了启动资金难题,顺利组建起了锦谷麦香种植专业合作社,并在国家惠农政策的支持下,新建起了粮食烘干中心。

“过去,村民都是自种自收,靠天吃饭,忙碌一年只能挣个温饱。村里许多年轻人都到外面去打工挣大钱,愿意种田的人是越来越少!”胡永洪说。为改变现状,村上专站成立种植专业合作社,目前已流转农户土地1000多亩,通过高标准农田改造,以优质、高产、高效提高了粮食产量和质量。如今,合作社在种植上年增收额在180万元左右。去年,烘干中心5台烘干设备,共烘粮食8000多吨,每吨收费180元计算,年实现产值150余万元。两年来,集体经济得到了初步发展,这让村民们高兴不已。

胡春云大爷称,看到村集体经济发展见到初成成效心里十分高兴。他说,入党几十年,盼的就是过幸福生活。村里有钱了,今后就有能力关心老人、病人,有能力帮助困难户发展生产,改善生活。他热心建议村两委:不要忙着分红,要采取“滚雪球”的办法,加大投入,上新项目,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村民李西林说,自从村上办起了粮食烘干中心,自己就放弃了外出打工,在烘干中心上班,每天能挣100多元,这样既挣了钱,又照顾了家,一举两得。

配套项目增强集体经济发展后劲

谈到下一步计划,胡永洪信心满满地说:“明年,村两委将扩大流转土地至2000亩,并将在近期投资320万元在村委会旁新建育秧中心,实现从育秧、栽插、收割、烘干全程机械化,一条龙服务。同时,合作社还将根据消费者需求选择优良品种,进行标准化、有机种植,打造锦谷麦香精品粮油品牌,切实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据了解,目前合作社为农户入股分红模式,按照制定的章程在当年的利润中提取30%作为合作社的发展资金,余下70%利润再按入股比例进行分红,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下一步锦谷麦香种植专业合作社将继续拓宽农民入股渠道,农户可以采取土地入股方式、现金入股方式等,届时按比例进行分红。合作社将实施“公司+基地+农户”的种植生产模式,农户可以通过土地租金、就业收入、入股分红等方式实现增收致富。

蔡场镇分管负责人告诉记者,镇党委、纪委在村级集体经济改革创新过程中,强化对工作的统筹领导,建立健全了《挂村领导帮扶责任制》、《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监管责任制》加强指导和监督,并构建了群众监督新体制、新机制。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