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脑瘫学生川大逐梦 将来当算法工程师

www.scol.com.cn  (2018-07-03 09:36:40)  来源:华西都市报  
编辑:林霜  

李显对未来信心满怀。

李显学会骑自行车后,感觉人生被拓宽了。

六月的川大校园,充斥着青春和远行。看穿着学位服的年轻面孔开心地合影留念,路过的李显笑了起来。

顿了顿,他骑上一辆自行车往教室飞奔,脑海里想的全是两年后的自己,“我毕业时会是什么光景呢?”

临近期末,李显又忙碌了一点。担任助教的本科班迎来期末考试,他一边处理助教工作,一边为研一的课程收尾。两年后李显将从川大数学学院研究生毕业,他会在成都找份算法工程师的工作,周末和假期去旅行、去打羽毛球,陪女朋友一起追剧。

“不是不行,只是不便。”李显把这句话铭记在心,而后生命好似被拓宽了,纵然患有先天性脑瘫,但他发现很多时候只要自己愿意去尝试,总会收获一些难忘的体验。攻克了自行车、羽毛球、飞盘等运动项目后,他开始相信,往后的人生即便有再多困难,也会一件一件去战胜。

遗憾

/体育课,他是旁观者

18岁以前,李显觉得自己和别人有些不一样。他的右手没有力气,只能用左手吃饭、写字、干活;他的右脚需要踮着才能往前走路,体育课堂上,他总是扮演旁观者的角色。

李显的不一样,是三四岁时被父母觉察的。同龄小孩学习走路,边蹦跶边奔跑打闹,可他经常因为走路不稳而摔倒。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李显的状况没有好转,他也在成长的过程中,开始接受自己的不一样。

一路走来,身边的同学都会小心翼翼地保护他不受伤害,平时不自主地搀一把,体育课上也会默契地不邀请他,“身边的小伙伴很照顾我,不过这种照顾又有点刻意。”

青春躁动不已,男孩都梦想在绿茵场上挥汗如雨。李显也不例外,但他常常只能在象棋比赛中,体味与人并肩作战的快感,“其实很想真正和同学融入到一起。”

运动上有无法参与的缺憾,学习上却可以倾注全部热情。2012年高考,李显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四川大学数学系,从河南来到四川。而更令他兴奋的是,大学里的自由和开阔,将赋予他生命更多斑斓的色彩。

破茧

/勇敢尝试,4天学会骑车

进入大学校园这一年,李显开始觉得,自己和其他学生没什么不一样。

转折点是一名残障师姐李妍(化名)的演讲。患有小儿麻痹症的李妍,走路需要拄拐杖。然而她走过每一座山、每一条河都开心地拍照留念,灿烂地笑着,丝毫不掩饰自己的不一样。

李妍娓娓道来自己的旅行经历,李显似乎被什么击中了,生命原本有这么多色彩与可能,又何苦纠结于微小的个体差异。“不是不行,只是不便啊。”

李显有很多想做的事,他想学自行车、想打羽毛球,想体验每一个细胞都酣畅淋漓的感觉。听完李妍的演讲,他把这些愿望一 一列出来,张贴在书桌前,日日警醒自己。而当他真正迈开脚步去学的时候,他才发现原来以为遥不可及的梦想,只要稍稍用力就能够着。

他在凌晨4点起床学自行车。寂静的校园里,每踩动一次踏板的声音都清晰无比,结果他用了4个早晨就学会了,“以前有心理障碍,总觉得自己不可能学会。可当真正踩上踏板骑起来,才发现并没有想象中的困难。”

如今,自行车已经成为李显最常用的出行工具,他习惯了从宿舍飞驰着冲向教室,感受风的速度。此外,他也陆续学会了羽毛球、飞盘等运动,“整个人一下子就开阔了起来。”

李妍带给李显正能量,他也想把这份正能量传递给更多人。在李妍的鼓励下,2012年11月李显发出了一封“邀请函”,呼吁建立残疾人之家。每周一次的分享会,七八个成员轮流讲述着身边的故事,或是遭受的压力,成员一同分享,一同分担。虽说组织只存在了半年,却给予李显前所未有的归属感。

如今,李妍早已毕业,李显继续深造。去年十月,李妍结婚,李显很庆幸自己亲眼见证了她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他们早已从师姐弟变成了互相牵挂的朋友。

甜蜜

/敞开心扉,收获爱情

在打开心结后,李显也收获了爱情。

李显和女友是同学,两人同窗走过初、高中的青葱岁月,渐渐生出好感。青涩的情愫在迈进大学校园后蔓延开来。

彼时,一个在四川,一个在重庆,但两颗心在靠近。“你确定接受这样的我吗?”敞开心扉的李显决心向对方坦诚心意,在得到肯定回答后两人开始了甜蜜的交往。

李显平时喜欢看推理和侦探小说,闲下来想放松一下的时候,他也会选择这一类的综艺。女友则喜欢追剧,热门剧集是她的放松首选。为了与女友多些交流的话题,他也会抽空看看女友追的电视剧,“她看爱情线,我就看职场和人生呗。”

今年7月,从医学院毕业的女友即将入职川大华西医院进行规范化培训,两人也在结束近五年的异地恋后,甜蜜相聚。对于自己的人生,李显早有规划。

“下学期就研二了,准备把毕业论文弄好。”李显想在研三时腾出更多的时间找份满意的工作,他决定提前进入毕业论文的环节。他打算,以后和女友定居成都,过平凡又幸福的小日子。

专/家/观/点

不要低估残障人士的能力

残障人士生活有不便,应当给予关心和帮助,这是社会的共识。但相处的过程中,应如何把控好尊重的尺度呢?四川省肢残人协会主席丁二中认为,从生理角度来看,残障人士都有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他们会调动身体其他机能来弥补缺陷,残障人士一样可以自强、自立、自尊和自信,因此可以在对方需要的前提下提供帮助。“残障朋友也是‘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不必去低估他的能力。”

成都师范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后侯太中建议,在与残障人士,尤其是残障学生相处时,把他(她)当正常学生看待才是最大的尊重。“人都有喜怒哀乐,残障学生也一样。在与普通学生交流时,迟到要提醒,犯错要批评,残障学生也一样,学生应该体会的酸甜苦辣他们也一样需要经历。”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秦怡见习记者杨金祝摄影报道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