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进阶·成都故事③丨场景营城,一座城市的机会

2021-07-16 11:30:57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熊珮

 

7月8日在上海举行的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主题演讲中,首个被“点名”的智能产品FITURE魔镜,来自一家成都的新经济独角兽企业:成都拟合未来科技有限公司。

同一天,成都企业康诺亚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成都在全国新经济版图中已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从率先系统布局新经济、创新设立新机构,到跑出加速度的厚积薄发,成都用了不到4年时间。

一路走来,成都以场景营城、产品赋能为发展新经济的两大抓手,持续释放一座城市的机会。

□四川在线记者 肖莹佩

A

一个抉择

创新设立成都市新经济发展委员会

要探寻成都发展新经济的“初心”,必须将时间轴拉回到2017年。

那一年,成都召开新经济发展大会,把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作为推动城市转型的战略抉择,在全国率先提出打造最适宜新经济发展的城市,还创新设立成都市新经济发展委员会。

这个新机构的后缀,是“委”而不是“局”,颇有深意。“局”,是一个单项职能部门,而“委员会”具有平台性的综合协调职能,可以横向发挥牵头协调作用。

全球首个以独角兽企业孵化和培育为主的产业载体“独角兽岛”开建、集金融科技创新载体和产学研创新与交流中心于一体的交子金融科技中心启用、100亿元规模的新经济发展基金设立……一年时间里,成都发展新经济动作频繁。

值得注意的是,成都没有选择传统模式下的给优惠、给补贴等政策推动,而是独辟蹊径:供场景、给机会。

2019年,成都先后发布四批次“城市机会清单”,1500余条供需信息聚焦“六大新经济形态”、着力构建“七大应用场景”。

场景本身,已成为全国城市竞相发展新经济的发力点。去年3月末,上海、成都不谋而合出招——

前者出台《上海市促进在线新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提出将在未来推出“100+”应用场景,集聚用户流量,催化在线新经济发展;

后者举办“2020成都新经济新场景新产品首场发布会”,宣布将持续发布1000个新场景、1000个新产品。

今年1月26日,在成都新经济共享大会上,成都用一份1.9万亿元的城市场景机会清单,宣告成都新经济进入2.0时代。

从“发布”到“共享”,或许是成都当初抉择的最好回应。

B

一种生态

从零开始,独角兽不断增加

共享城市机遇,会产生怎样的反应?成都纵横股份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任斌深有体会。

“我们2015年做无人机整机时,投资人并不看好公司扎根成都。”任斌坦言,当时公司面临着供应链、场地、人才、资金等方面的挑战,但成都的产业环境让纵横得到快速成长。

产业链方面,成都无人机上下游企业超过100家,复合材料、零部件加工、传感器等都可以实现快速对接;场地方面,纵横得到了快速响应和大力支持,迅速构建了完整的产业链;人才方面,川大、电子科大等高校还有众多尖端的科研院所,加上成都优厚的人才政策,使公司迅速从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近600人的团队;资本方面,活跃的投融资环境也让纵横的战略投资变得容易。

任斌说,扎根成都10年,公司享受到了源源不断的产业扶持政策和城市发展红利,取得了迄今为止最重要的研发成果:CW大鹏无人机。2月10日,上交所一声锣鸣,成都纵横登陆科创板,被视为国内“无人机第一股”。

长期关注成都的人应记得,2017年,成都全市尚无一家独角兽企业。4年过去,成都独角兽企业数量从0到7,新经济企业总量从24.6万家增至45.8万家,新经济总量指数城市排名从2016年的全国第6上升至全国第2。目前全市新经济企业从业人员达到372.6万人,同比增长12%。

C

一股力量

加速度跑出新动能

成都,这座外界眼中的“机会之城”,正接连释放出新经济赋能城市发展的积极信号。

成都市新经济委内部有一个共识:新经济已不仅仅是某个先进的新经济产业,更是新动能的一种具体外在表象,有产业属性,更有社会属性。这个特点,在去年疫情期间表现得尤为突出。

2020年2月,成都提出要在疫情中寻找“场景”,先后发布了两次成都新经济企业疫情防控能力清单,于是不少“成都造”的新经济故事广为流传——

智慧医疗场景下,成都博奥晶芯率先研发出全球首款在一个半小时内同时检测19种病毒的芯片系统;成都老肯医疗为武汉火神山医院批量供给医用空气消毒设备;FITURE家庭科技健身设备,是业界公认的典型的硬件+平台模式,将大数据应用到在线场景的好创意……

重压之下,新经济带来的新动能浮出水面,城市经济显露出韧性。

市场用脚投票。去年6月以来,包括百度智能驾驶项目、腾讯新文创总部项目、字节跳动创新业务中心、滴滴西部创新中心在内的一系列新经济高能级企业和隐形冠军在成都相继落地。

招大引强,对于正在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新经济产业的成都而言,并非其高质量发展的唯一路径。

“引是关键,培是核心。”要让一支数量超过45万的新经济企业“生力军”壮大,成都一项重要手段是“梯度培育”:6月10日,2021年成都市新经济企业梯度培育入库名单发布。724家入库企业中,积微物联、准时达营收超过100亿,丽维家、国星宇航等308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超100%,企鹅杏仁、超有爱等254家企业总利润增速超过100%,融资估值总计超过205亿美元。“接下来,我们还将培育新经济‘城市合伙人’。”成都市新经济委党组书记卢铁城说。

将城市机会通过场景、清单转换为企业发展机遇,这或许是成都新经济对“人和城市共成长”最好的诠释。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