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园区“进化”论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

2024-11-26 07:34:49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熊珮

四川在线记者 李秋怡 蒋君芳

11月2日至12月1日期间,COLLER×UNIVERSAL在西南地区的首家快闪店,携小黄人等众多环球经典人气IP,登陆成都东郊记忆,再次彰显了成都东郊记忆的时尚影响力。

东郊记忆是观察成都产业园区的一扇窗。三线建设时期,它是一批企业聚集的工业基地,为成都积累起重要的工业家底;在产业功能区阶段,它被重新定位为东郊记忆艺术区,在工业遗址、文化创意产业的舞台上发光发彩;目前,它被纳入成都“3个国家级园区+ 22个省级园区+N个市级园区”的市级产业园区序列。

名字、定位在变,但发展逻辑不变:以园区为载体,聚合企业、形成产业,释放出推动城市不断向前的驱动力。

10月召开的成都市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强化园区在经济发展中的主阵地主战场作用,以园区“一子落”,带动经济“全盘活”。

成都产业园区的发展,在国家产业园区向前发展的浪潮中不断“进化”,得益并支撑着城市能级的不断提升。回看过去,成都产业园区的发展走过了哪些历程?站在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又将朝哪个方向“进化”?

东郊记忆。 成华区委宣传部供图

时代浪潮下的五次“进化”

“成都最早一批园区出现在国家‘一五’‘二五’‘三线建设’时期。”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刘丹介绍,在这一阶段成都初步形成在空间地理上较为集中的工业基地发展模式,代表园区包括东郊记忆、青白江化工基地等。

但这一时期产业园区数量有限。20世纪80年代后,成都产业园区数量爆发式增长。刘丹分析增长背后的原因:“随着改革开放步伐不断深入,城区企业外移、乡镇企业发展壮大。成都逐步形成各类工业园区,到2002年底,数量达116个。”

记者注意到,一批优质园区就出现于这一阶段。成都的首个国家级高新区——成都高新区筹建于1988年,经过几十年发展,已成为成都经济的主引擎,以全市1.6%的土地面积,撬动14.5%的GDP,稳居全国高新区第一方阵。

但一些园区规模小、过度分散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包括产业不集中、特色不鲜明、用地结构不合理等。为破解难题,成都在2003年提出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集中居住区集中“三个集中”发展思路。116个各类工业园区被调整为21个工业集中发展区,基本实现“一区一主业”。到2012年,成都工业集中发展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在全市占比达81.4%。

2015年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提高城市发展宜居性。此后,成都产业园区开始再次“进化”,所有类型的开发区“进化”为56个产业功能区,从空间布局、产业聚集上都迎来新的一次“进化”。

到2021年,“建圈强链”成为成都产业园区发展的高频词。这一时期,成都开始通过建设重点产业链,不断完善链主企业、公共平台、中介机构、产业基金、领军人才等“5+N”产业生态等形式,进一步提升产业园区竞争力。

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 成都高新区管委会供图

每次“进化”都是一次提升

产业园区每次“进化”都为成都向前发展提供了重要驱动力。在成都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看来,产业园区“进化”的过程,也是城市发展理念不断提升的过程,“其中一个最明显的变化,是城市发展逻辑从‘以产聚人’到‘以人兴产’。园区发展方式和形态布局,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曾参与雄安新区规划编制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李晓江对此有这样的解读:城市化的“上半场”是用廉价的要素吸引企业,企业吸引就业和人才;“下半场”的逻辑是,优质的城市生活和公共服务吸引人才,人才吸引企业,企业创造繁荣。“上半场”遵循的逻辑是“以产聚人”,“下半场”的逻辑向“以人兴产”转变。

作为成都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主要承载地的成都高新西区,经历了这样的理念转变。“在早期阶段,成都高新西区给人最大的印象是,到处都是工厂、工人,生活气息不强,潮汐式现象较突出。”刘丹说,近十年来,成都高新西区的生活气息不断变浓,住宅、绿化、教育用地显著提升,“用一句话说,就是产城融合得越来越好。”

成都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一些占据“后发优势”的产业园区,自“出生”起,就坚持产城融合理念,强调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合一”。“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就是一个典型代表。”这里除蓬勃的产业外,还就近配套青年公寓、人才公寓等五类差异化住房1.1万余套;落地诺博幼儿园、万汇小学、贝赛思国际学校等学校;引进京东方数字医学中心等医院,让各类产业人才不出产业园区,就能获得各类工作、生活所需。

产业园区“进化”过程中,产业集聚思路在发生变化,“产业生态圈”“建圈强链”等理念相继出现。成都市发展改革委现代产业发展处有关负责人说:“产业园区在发展时逐渐摒弃‘捡到篮子里都是菜’的招引思路,强调在产业链上下游、左右岸去招引企业、平台等,逐步形成一个产业生态圈。”

位于新都区的四川成都航空产业园,探索的就是“建圈强链”模式。新都区发展和改革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园区围绕“柔性机加、智能钣金、数字化装配、航空工艺装备”四大板块布局,集聚一批“隐形冠军”企业,打造了热表处理、检验检测、产品交付、智能物料“四中心”产业公地,实现飞机关键零部件从原材料采购、部件制造、检验检测到产品交付园区“一条龙”。

四川成都航空产业园。 新都现代交通产业功能区管委会供图

新一轮“进化”点燃驱动力

成都市召开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大会,吹响新一轮“进化”号角。在成都市相关负责人看来,尽管成都产业园区经多年发展形成了一定“家底”,但不可否认的是,全市范围内产值低、能级小的园区亦不在少数,有的园区主导产业特色不鲜明,发展不够聚焦,难以为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新一轮“进化”遵循的是“关键在产业、重点抓园区、最终看质效”发展思路。具体方向是通过深入实施“优化提质、特色立园,赋能增效、企业满园”行动,推动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

将这16个字拆开作解读,首先是从空间形态“进化”,进一步优化调整布局。此前,成都的90余个园区已优化至52个,初步形成“3个国家级园区+22个省级园区+N个市级园区”的产业园区体系,实现全市所有园区管理范围不再交叉重叠。调整布局中,成都将遵循一个方法,即将纵向的链与横向的县(市、区)的园结合起来,将产业逻辑与空间逻辑结合起来。成都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产业链的布局将不局限在某个县(市、区),而是根据市场规律、产业规律,在更大范围去考虑具体的布局。”

其次,从产业形态“进化”,朝“特色立园”方向发展。成都明确,每个产业园区主攻产业控制在3—5个。成都市委主要负责人认为,对园区主导产业数量的限定,不是为捆住园区发展的“手脚”,而是帮助园区提高方向感,增加显示度。成都还尤其强调培育“镇园之宝”,提出通过加强主导产业靶向招引、“有根企业”培育壮大,打造一批战略性、特色化产业集群。

再者,从管理和服务方式上“进化”。成都将实施扩权赋能增活力攻坚,创新园区管理运营体制机制,探索园区扩权赋能,推进“园区事园区办、企业办事不出园”,加快建设综保区、国别园区等开放型经济平台。

在园区营商环境打造过程中,成都尤其注重“用户思维”的体现,即把企业当作用户,思考企业真正所需。“坚持这一思维,成都一直在持续开展园区‘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定期监测园区营商环境服务质效。”成都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