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吴亚飞
10月15日清晨,成都天朗气清,阳光洒在远处连绵的雪山上,通勤的市民放慢脚步,举起手机记录下这座城市与雪山同框的动人一刻。
据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15日,2025年成都观山天数已达到70天,超过2024年全年62天,刷新同期历史最高纪录。
成都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的“蓉城雪山指数”显示:今年的观山高峰期从4月持续到8月,6月有14天见到雪山,5月紧随其后,有11天可眺望雪山,4月、8月见雪山次数也达到了9天。
“以前拍雪山要碰运气,随着成都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拍到雪山的次数越来越多。”10月14日,2025年成都生态文明主题摄影展在成都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开展,获奖的摄影师任志刚感慨。
任志刚摄影作品《氤氲天府》
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成都市区年均观山天数超60天,意味着全年1/6的时间可以在市区看雪山,本次摄影展为观山爱好者搭建了平台,成为成都生态成果的展示窗口。
“在成都遥望雪山”,正成为市民群众触手可及的日常浪漫。资深观山爱好者张巍是土生土长的成都人,他和一群志同道合的观山爱好者组建了“在成都遥望雪山”社群。社群从最初不到30人,发展至今已近5000人规模,年均新增约500人。这些观山爱好者们通过持续的拍摄和交流,梳理出成都观山的特点和指南,连续多年发布《在成都遥望雪山数据报告》。“这不仅是一项观测记录,更是一种独属于成都的生活方式。”张巍说。
亮眼生态名片背后,是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的坚定决心。去年,成都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实现历史性突破。2024年成都PM2.5浓度32微克/立方米、同比降低7微克/立方米,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考核任务。今年截至10月14日,成都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37天,同比增加15天,优良率同比上升5.5个百分点。
长秋月观景平台与贡嘎雪山 张晗 摄
良好的生态不仅提升了城市颜值,更转化为发展价值。“雪山下的公园城市”这一独特定位,正成为实实在在的文旅吸引力。刚刚过去的国庆黄金周,成都接待游客2862.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93.5亿元。“‘观山游’成为新亮点,越来越多的游客专门为看雪山而来。”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推出了十大雪山观景平台,并持续发布雪山观景指数,将观山从偶然的幸运,变成了可规划、可体验的旅游产品。
从杜甫笔下“窗含西岭千秋雪”的诗意想象,到如今超过70天的观山记录,雪山与成都的相遇,书写着绿色发展新篇章。
备注:观山对象为成都西部的高海拔山峰,泛称“雪山”。
数据以成都中心城区为基准,成都行政区域范围内的远郊区(市)县距离雪山更近,实际可观测天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