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 都江堰自然研学活动开启新征程

2019-07-31 15:01:06来源:四川在线编辑:林霜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张雪婵)7月30日,由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YHC萤火虫国际营地教育共同举办的“森林萌主”自然研学堂第一期活动正式启动。都江堰市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都江堰市学前教育课程改革小组、成都萤火虫森林营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都江堰厚德福花溪农业有限公司等负责人,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及来自俄罗斯、格鲁吉亚、法国等地的公益志愿者、亲子家庭共同见证了开营欢乐时刻和都江堰市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YHC萤火虫花溪农场自然教育基地战略合作签约。

此次活动以“森林萌主——大熊猫”为形象IP,是都江堰市依托良好生态环境,立足大熊猫优势资源,打造精品研学旅游产品的一次有益探索,也是擦亮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不断打通和巩固“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换通道的又一创新举措。自然研学堂将重点针对成都周边游、川内亲子游、国内寒暑假游等旅游市场,并依托本土资源优势和文化特色,原创打造国际化研学旅游产品,引导青少年走进都江堰、认识大自然,与自然美好相伴,树立新时代青年正确的世界观、自然观、环保观,共同参与到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好家园、守护蓝色星球的行动中去。

近年来,都江堰市深入贯彻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成都市“西控”战略,持续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奋力推进率先建成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国际化生态旅游城市战略目标,以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为契机,努力在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中创新作为,进一步激发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银行”“绿色经济”优势,继续滋养川西多样生态、滋润天府文化发展。

都江堰市高度重视生态保护与自然教育工作,自成立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以来,以宣教中心为集中点布局建设社区自然教育基地,旨在以自然教育为主体的生态旅游产业带动社区经济发展。目前,具备高科技展厅、特色标本馆、图书室、手工坊等功能的宣教中心已建设完成,高原村、联合村、南岳村生态康养绿道己建设完成,贾家沟百合谷等一批户外教学点已具备教学、接待条件,青少年拥抱大自然的第二课堂已在都江堰悄然诞生。

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全国67个大熊猫保护区之一,直接联系着岷山山系和邛崃山系两个世界最大的大熊猫野生种群,是大熊猫生存和繁衍的关键区域和“天然走廊”。域内生活着大熊猫、川金丝猴、扭角羚、珙桐、连香树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是全球生物多样性重要基因库和成都平原最重要的水源、生态涵养地。YHC萤火虫国际营地教育是国内新兴自然教育专业机构,拥有专业的师资团队和丰富的组织经验,两家携手、资源互补,将为都江堰市环保宣传、自然教育、研学旅游探索出更大空间。同时,也将为助力都江堰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

都江堰市大熊猫保护工作源远流长,是熊猫家园,野生动物天堂,是开展以熊猫为主题自然教育的最佳目的地。

1953年1月17日,一只野生大熊猫在都江堰市玉堂镇被发现,并救护至成都动物园斧头山饲养场(即现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前身),从此开启了我国野外大熊猫救护之路。

2000年,正当都江堰、青城山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时,一只野生大熊猫在龙池镇被发现并被救助,都江堰市于是将这只大熊猫命名为“遗宝”,成为了都江堰、青城山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形象代言”。

2005年7月16日,一只闯入都江堰市城区的野生大熊猫被救助,并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盛林1号”,喻意为盛世兴林,经过医治后于同年8月8日放归到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放归和监测都引起了世界上的高度关注,也开启了我国野化放归监测之路,在大熊猫保护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2018年,“琴心”“小核桃”两只大熊猫成功放归保护区,是成都范围内首次放归圈养大熊猫。(都江堰市委宣传部供图)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