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采写华西都市报记者李智综合人民网新华社央视
28日,交通运输部、工信部、公安部等七部委共同在国新办举办发布会,介绍《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管理暂行办法》相关情况。新规将从2016年11月1日起实施!
新规最大看点有哪些?网约车如何实现“合法化”?兼职开网约车行不行?“专车”价格贵 不 贵 ? 打 车 还 难 不难?……这些有关你出行的问题,今天都有了明确答案——
1 问 以后打车难不难?
答:不好说。弄清这个问题,可能需要看完以下三段:
可能会更难。若一座城市决定对网约车实行数量管控,专车数量一时间可能降下来。车少了,打车自然会更难。
也可能更容易。新政不明朗之前,很多想干专车的人犹豫彷徨,怕没合法身份、怕被查,如今专车合法了,顾虑打消了,可能就会加入专车大军。在那些不实行数量管控的城市,车多起来了,打车可能就更容易。
话说回来,与其单纯分析打车的难易,不如更宏观些,关注出行的难易。此次改革,明确了“出租汽车是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城市公共交通的补充,为社会公众提供个性化运输服务”。也就是说,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仍是所有城市解决市民出行的核心路径,打车作为一种个性化消费,发展目标不简单地在于难和易,而更在于服务质量的优与劣。
2 问 出租车份子钱能降下来吗?
答:很有可能。
一直以来,出租汽车企业向司机收份子钱,很大一部分要用于向政府交纳经营权使用费。但根据出租车改革方案,新增出租汽车经营权全部实行无偿使用,且一律实行期限制。出租车企业的经营成本低了,份子钱也将大幅降低。但是,原本实行经营权有偿使用的城市还需要些时间,合理确定经营期限,逐步取消有偿使用费。
此外,改革方案也提出,鼓励、支持和引导出租汽车企业、行业协会与出租汽车驾驶员、工会组织平等协商,合理确定并动态调整出租汽车承包费标准或定额任务,现有承包费标准或定额任务过高的要降低。总的讲,份子钱很可能会降低,只不过会有个过程。
3 问 能否兼职开专车?
答:可以。
为满足网约车灵活用工的需求,专车新政提出,允许平台根据工作时长、服务频次等特点,与驾驶员签订多种形式的劳动合同或协议。相比征求意见稿中网约车经营者应与接入的驾驶员签订劳动合同的要求,最终方案的表述更为宽松。根据交通运输部的说法,作出这一修改,就是因为考虑到平台与驾驶员签订劳动合同可能影响一些兼职司机从事网约车运营。现在,我们可以明确地说,私家车可以作专车,司机也可以是兼职的。
4 问 搭顺风车合法吗?
答:合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会强接受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政鼓励私人小客车“合乘”,合乘车是一种新的形势,对于正当的合乘车,国家也是鼓励的,它能够节能减排、提高运行效率、减少公时、减少城市拥堵,有很多好处。
合乘的模式,要求车主事先网上公开信息,由搭乘者与其联系,进行合乘,它和网约车最大的区别,是不以盈利为目的。
他说,为了防止有人打着合乘的幌子,从事非法运营,政府应当界定合乘每天的运营次数,比如一辆车每天允许2次合乘,跑一趟上下班,就是正常的合乘。
如果一天合乘数十次,一看就是以营运为目的,凭借GPS定位和其在网上发布的信息,主管部门便有确凿的证据,对这种车辆进行处罚。
5 问新政后滴滴Uber是否会取消补贴?叫车会涨价吗?
答:补贴允许有,但不允许恶性竞争
目前,不少网约车平台都向司机发放补贴,不少司机担忧新政出台后,是否会取消补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会强在接受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时称,巡游出租车、网络出租车都实行市场定价。他解释说,网约平台向司机发放补贴,不是说不允许发,而是不允许恶性竞争,如果补贴的范围,超过市场的调节价格,违反价值规律,此时政府就会予以干预。
他认为,网约车新政的出台,是政府对于新生事物的肯定,这是改革的方向,也是贯彻中央五大发展理念,是一种大大的尝试。
但是,国家文件只是宏观调控,具体要由当地政府根据当地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等,来确立合理的出租车的发展规模,各地网约车的实施细则,仍有待当地政府细化。
6 问 网约车出交通事故,乘客能获赔吗?
答:能
华南理工大学交通专业教授靳文舟在接受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保障乘客、司机、网约平台各方的合法权益,也是此次网约车新政出台的一个出发点。
但新规出台后,网约车平台依规可办理合法运营资质,承担承运人责任和具有承担责任的能力,网约车也会购买相应保险,乘客和司机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此次新政,对网约车的管理、网约平台的注册、司机的准入资格、网约车的报废年限,都做出了一个详细的阐述,对于网约车这个新生事物,政策上已经有了保障,对于市场的健康发展,也是极其有利的。
他认为,网约车新政的出台,是我国法治精神的体现,任何一个新兴的行业和业态都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运行。
7 问 专车还是8年就强制报废吗?
答:不是,变了!
在去年交通部公布的意见稿中,曾提到网约车的报废年限为8年,此
举也在当时引发热议。
但此次新政规定,网约车报废年限改为60万公里或
8年。值得注意的是,网
约车运营8年后,是
退出网约车经营,而不是直接报废。
华南理工大学交通专业教授靳文舟表示,此举是国家对网约车准入市场的一个适度放宽,比如你开网约车到了8年,只要车子还能继续用,符合地方营转非的政策标准,你就能接着开,这是一个很人性化的举措。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会强分析,在传统的出租车行业中,公司和汽车产权是一体化的,所以它要求,车辆报废年限和公里数都一定要强制的。
但是,网约车平台不同于传统出租车行业,很多网约车都是私人的私家车,私人和网约平台签订了协议后上路行驶,因此网约车是轻资产化运行,也就是说,不要求网约平台和汽车的产权是一体化的。
他说,将意见稿中的8年报废期,放宽到60万公里和8年退出网约车运营,实际上,是保护了自由车主的利益,“60万公里距离不短了,很多出租车都不一定能跑得到”。
8 问 会不会泄露隐私?给差评会被打吗?
答:网约车泄露隐私将担责
新规从多个方面规定了信息安全保护,如规定了网约车乘客对于网约车平台公司信息采集目的、方式和范围的知情权等。
信息泄露是一个严重的侵犯个人隐私问题,要一分为三来看:一是对黑客入侵问题导致的信息泄露,要在软件安全和处罚相关违法行为上下功夫;二是对网约车平台公司的信息泄露,对私人和公共安全形成了损害,就必须给予相应处罚,让其承担必要的民事赔偿,甚至依法给予相应的刑事处罚;三是对出租车或网约车司机的信息泄露行为,根据其严重程度进行处罚,直至永久吊销其经营执照,列入政府监管的“黑名单”。
出租汽车是否会被
网约车替代?交通部回应:由市场、乘客做决定
新规承认了网约车地位,是否会促进网约车快速发展,从而替代了传统出租车呢?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刘小明说,传统巡游车和网约车各有特点,今后它们谁被谁淘汰,还是取决于乘客,取决于市场。根据专家的研究,在出租需求比较集中的区域,巡游车可能运行起来更加节约。巡游车是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所以本身就实现了平峰、高峰的内部交叉补贴,所以价格是公开透明的,不会像网约车碰到恶劣天气时动态加价的问题。
网约车新政
既是“定心丸”,也是“紧箍咒”
28日,酝酿近2年、修改近10个月的网约车新政终于出炉,诸多博弈点尘埃落定。对于网约车而言,新政的出台宣告野蛮生长时代的结束,却也是一场全新挑战的开始。
最喜上眉梢的应该当属网约车平台。滴滴出行官方表示,新政“从国家法规层面首次明确了网约车的合法地位,对我国交通出行行业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优步官方也表示,新政的出台“体现了政府对网约车新业态的认可和支持”“标志着网约车行业正式踏入了规范健康发展的新征程”。
就连出租车行业,也对新政评价颇高。上海大众交通(集团)董事长杨国平告诉记者,本次新政“有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有利于行业的法制建设,有利于城市出行的优化,有利于驾驶员队伍的规范发展”。
而且,随着税收、认证等要求的明确,平台的合规成本也将逐渐攀升,早期野蛮生长的红利期也宣告结束。
与此同时,为在不同城市合法拓展业务,其线下布局也要跟上,相关成本也将大幅攀升。因为新政规定,网约车平台要在注册地以外的区域开展业务,除了“有关线上服务能力认定结果”,还需向监管部门提交“其他线下服务能力材料”。如今滴滴在全国400座城市开展业务,优步的业务也拓展至60多座城市,“线下服务能力”就不是一句空话了。
这些规定将更好地保障乘客的安全。对网约车车辆、司机的审核将由官方进行。而建立网约车平台公司和驾驶员信用记录并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规定,更是给平台和司机头上加上了一道“紧箍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