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成都海关获悉,近日成都海关成功摧毁渗透四川、云南两省多地的走私网络,连续破获走私大米案5起,查获涉案走私大米7784吨,抓获嫌疑人19人。破获走私大米案,这在成都海关,还属首次。
农产品走私影响国家粮食生产秩序,威胁食品卫生安全。成都海关突破以往主要从通关环节打击走私的做法,从省内大米销售市场入手,在3年的时间内逐步汇总各类信息,将2万余条运输数据与海关总署缉私局下发的相关数据对碰,梳理出70余条有价值线索,绘制出了一张清晰的走私米伪装变身、流向餐桌的“轨迹图”。
据介绍,尽管案发期间走私入境的大米均已销售,但成都海关缉私部门通过大量的实地摸排工作,掌握了扎实的证据材料。 同时,办案人员对散布于四川省内多个市州的企业、人员开展前期核查,在相关地方海关配合下,多次派员前往昆明、河口等多地实地摸排。
经查实,走私大米来自越南和缅甸,通过云南进入四川省内。在运输过程中,犯罪嫌疑人将购买的大米更换包装、更换产地或直接掺入本地大米,从而鱼目混珠进入市场。
“国外的大米和国内大米每吨差价大约在600到1200元,因此才有一些走私分子唯利是图铤而走险走私大米。”成都海关缉私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批走私大米共7784吨,案值3840万元,涉嫌偷逃税款1735万元。
在为期一年的全国海关打击走私“国门利剑2016”联合专项行动中,农产品走私是打击重点之一。今年上半年,全国海关查获大米等粮食走私犯罪案件22起,案值5亿元,涉嫌偷逃税2亿元,主要犯罪手法是通过非设关地偷运走私进口。
成都商报记者 钟茜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