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服务圈“圈”出美好生活

www.scol.com.cn (2018-08-22 08:58:17) 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林霜  

  □本报记者吴亚飞

  解释名词 有效增加优质公共服务均衡供给,到2020年,基本建成“15分钟公共服务圈”;加快建设“健康成都”,到2020年,基本形成均衡协调、一体高效的“15分钟健康服务圈”;深化社区发展治理、营建美丽家园,以社区为载体,建设“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

  15分钟服务圈

  【一线观察】“圈”内服务“增值”

  “简单、方便、服务好……”拨打“一键呼+介助”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家住成都高新区桂溪社区的邹婆婆一个电话便把助餐、助医、助急等服务“请”回了家。

  而离邹婆婆家几百米开外,便是桂溪社区的医养康融合服务中心。这里融合了医疗、养老、残疾人康复功能,设有社区养老院、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有一支专业的“家庭医生”团队,为社区居民上门提供健康教育和问诊服务。中心里平日人气最旺的就是娱乐区,提供围棋、象棋、喝茶、画画等老年休闲活动,让社区老人不但病有所医、弱有所扶,还老有所养。

  在青羊区苏坡街道,清源食堂为辖区内居民提供便利的午餐服务,根据不同年龄,午餐价格在4元-10元不等,80岁以上的老人可免费就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多元参与,清源食堂还将社区“农耕体验园”作为蔬菜供应基地,让社区居民吃上自己种植的蔬菜。

  采取“自助服务+人工代理”等模式,锦江区把服务超市设立在连锁超市、物业机构、大型商场、菜市场等企业营业场所,可为个人和企业提供企业名称核准、社保、养老等200余项服务,今年将实现89个社区的全覆盖。

  就近看病、社区养老、社保服务、税务服务……融合多种功能的社区,在成都形成了一个个有机生活体,市民享受到的“增值服务”更多,办事也更方便。

  【部门对话】三大“服务圈”互补

  搭建15分钟“服务圈”,成都将如何着手?市民又可享受到哪些高品质服务?

  首先,成都将加快建设“健康成都”建设,优化全域医疗资源布局,大力推进三甲医院和专业化医院建设。到2020年,全市三级医院将达到70家以上,80%的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达到三级标准,90%的县级疾控机构达到二级甲等以上标准,2890个村卫生室实现标准化建设,构建均衡协调、一体高效的“15分钟健康服务圈”。

  其次,聚焦公共服务。成都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将聚焦教育、健康、养老、生态等方面努力补齐短板,通过新建、统筹共享、整合改造等办法,打造民生社会事业“15分钟公共服务圈”,促进公共服务均衡配置。教育设施体系方面,到2020年,新建幼儿园和中小学540所,新增学位28万个,全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养老设施体系方面,今年年内,全市将覆盖200个社区养老院;至2020年,成都每千名户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45张以上,并积极推进社区嵌入式养老,支持利用社区底商和闲置空间就近引入公益性和专业化养老服务机构,2020年,城乡社区养老设施覆盖率分别达到100%、80%。

  最后,以社区为载体聚焦优质服务提升生活品质。记者从成都市委社治委了解到,成都将深入推进街道(乡镇)职能转变、社区减负增效,编制社区标准体系和社区发展规划,推行社区规划师制度,加快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多种模式建设和运营“一站式”社区综合体,建设“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

  【未来发展】打造社区“服务综合体”

  家住成都高新区芳草街道神仙树社区的杨丽蓉,虽然退休在家,但每天仍然“忙得很”。学刺绣、做手工、参加歌舞团,芳草街道市民服务中心里,几乎能满足她的所有喜好。

  高新区芳草街道在该区率先打造出首个社区服务综合体:芳草街街道市民服务中心。该中心由卫生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和社区社工站三个部分组成,打通了多个社区公共服务功能,覆盖了周边5个社区的近10万居民,能够为居民提供全天候、一站式社区服务的综合体。

  如今,该综合体根据居民新需求,不断完善纠纷调解、社会治安、公共卫生、优抚救济、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功能,并根据社区居民的个性化需求,新增亲子中心、“艺人坊”非物质文化平台、芳草国学讲习班、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等平台。多种模式建设和运营“一站式”社区综合体,正是打造“15分钟服务圈”中的特色和亮点。

  在15分钟的步行范围内,集聚和匹配社区养老、教育、医疗、救助、购物、餐饮等一系列便民服务,“这让市民体会到越来越多幸福感的同时,也让‘15分钟服务圈’成为城市公共资源配置及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缓解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资源供给不充分、不平衡等问题。”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