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努力在乡村振兴中走在前列起好示范

www.scol.com.cn (2018-09-03 16:16:01) 来源:成都日报
编辑:林霜  

成都市温江区万春镇和林村彩色创意水稻景观。

 

 

 

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明确提出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要求成都担当关键的“主干”责任,形成全省经济增长“发动机”和“稳定器”。树立全省“一盘棋”思想,成都农业主动作为、加强协作,与各市州一道,共同开创全省区域协同、共同繁荣新局面。

成都,如何在乡村振兴实践中“走在前列”?怎样担当“主干”职责,擦亮四川农业的“金字招牌”?

面对这样两道时代课题,成都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力求交出一张优异答卷。

□文弦 (图片由成都市农委提供)

纵横时空 成都的历史方位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1000多年前,诗仙李白写给成都的城市宣传语,至今仍是经典。然而,读诗的人,却站在了迥然不同的历史河流中。

二十一世纪的成都平原,2300年绵延不断的农耕文明,在工业化时代、人工智能时代如何找到自己的位置?是随岁月风烟消散于历史的大潮中,还是大步更新、迅速迭代,在新的资源格局中生成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进而保有鲜活的生命力,产生更多未来的价值?

这是一个时代之问,也是一个瓶颈之问。管理人口过2000万的成都,已经被越来越多“大城市病”缠绕,能不能智慧解开,决策者要面对这道课题。

2017年11月13日,成都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大会,专注于解答这道题。在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在历史时空中穿越,成都看到了一个隐伏而清晰的趋势之线——国内外城乡关系理论演进和发展实践表明,城乡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曾经在城乡统筹发展路上先行先试10余年的成都,结合自身心得,看到了这一趋势的时代之动——必将引发农村社会结构、农业生产方式、农民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

为重大变革找方位、画坐标,成都的方位和坐标在哪里?

纵横海内外,打开视野广角。以英国城市学家霍华德为代表的田园城市理论、以美国建筑学家赖特为代表的广亩城市理论、以美国建筑学家沙里宁为代表的有机疏散理论、以美国城市规划学家芒福德为代表的区域城市理论,从不同角度对城乡关系进行观察、构建。英国推动“城乡规划立法”促进全域统筹型、美国推动“都市化村镇建设”促进城乡共生型、法国推动“农村改革”促进综合型、日本推动“造町运动”促进反哺型,以及国内的北京“工农协作”模式、上海“城乡统筹规划”模式、杭州“中心镇引领”模式,都是在城乡发展模式上的积极探索。

成都的城乡发展实践表明,既不能拘泥于某一种,又要敞开心胸向一切先进的思想借智。

深入来时路,寻找精神养分。从都江堰无坝引水滋润成都2000余年,到改革开放40年历程,成都始终充满着兴农有术、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

1978年,原温江地区金鱼公社在全国率先“包产到组”;1983年,以“市带县”为标志,推动行政体制改革;2001年,以启动免征农业税试点为标志,推动分配制度改革;2003年,以促进城乡一体化为标志,推动统筹城乡改革。如今,全国33项农村改革中,成都承担的有15项。

成都在农村农业的阶段性突破,为实施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奠定了不错的起点。

1234下一页尾页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