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蓝天保卫战冬季战役方案:扬尘防治不落实停工整改

2019-11-28 09:11:37来源:成都日报编辑:林霜

记者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成都市2019-2020年蓝天保卫战冬季战役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出炉。《方案》明确,冬季战役期间(2019年11月22日至2020年2月29日),要确保我市完成省政府下达的2019年度空气质量目标:2020年1月1日至2月29日期间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3%左右,优良天数率同比上升。各区(市)县完成市政府下达的2019年度空气质量目标;2020年1月1日至2月29日期间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3%,优良天数率同比上升。

总体看,《方案》明确了几条作战路线——以冬季常态化减排为核心,坚持标本兼治,突出重点难点,持续巩固“散乱污”整治成果,实行工业企业分类和分级管控,实施“一厂一策”管理;坚持部门联动,强化监督执法,开展冬季大气专项督查;坚持精准施策,加强科技治气,用好数智环境系统、“散乱污”企业整治督查平台、“智慧工地”监管平台等信息化手段强化污染源精准管控;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修订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切实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年底前完成重点行业

绿色化发展绩效考核

《方案》明确,要从巩固“散乱污”清理整治成果、严格燃煤污染控制、强化重点行业污染排放控制等方面深化工业污染综合治理,同时加强专项执法检查,推进移动源污染专项治理。

在治理工业污染方面,《方案》提出,要强化钢铁行业污染排放控制,今年12月底前,完成钢铁行业企业绿色化发展绩效考核,考核不合格的在明年2月1日至29日实行错峰生产;要全面推进铸造行业提升整治,今年12月底前完成全市铸造行业企业绿色化发展绩效考核,对考核合格的实行绿色调度,不纳入错峰生产,对考核不合格的分两个批次分别于今年12月23日至明年1月22日和2月1日至29日实行错峰生产;要全面推进砂石厂、粉磨站提升整治,同样于今年12月底前完成对全市砂石厂、粉磨站绿色化发展绩效考核,对考核合格的实行绿色调度,不纳入错峰生产,对考核不合格的在明年2月1日至29日期间实行错峰生产。

在推进移动源污染专项治理方面,要开展重型柴油车联合执法检查,利用遥感监测、黑烟车抓拍、便携式设备等技术手段开展路检路查、入户检查。同时,要强化货运车辆监督管理,每月开展1次以上的专项执法行动,依法查处违反限行规定的货运车辆;要强化机动车尾号限行措施执行力度,每月开展1次以上专项执法行动,依法查处违反尾号限行规定的机动车;还要强化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管,市级行业主管部门每月至少开展3次工地抽查。今年12月底前,除五城区、高新区外的区(市)县应根据各地大气污染防治实际情况,依法划定并公布非道路移动机械高排放禁止使用区。

未落实扬尘防治措施

记入不良信用记录

强化工地及道路扬尘综合治理、严控面源污染、强化重污染天气应对以及开展专项督查也是本次冬季战役的重点内容。《方案》明确,要组织开展扬尘管控专项整治行动,对未落实扬尘防治措施工地及建设施工单位进行通报,依法给予相应行政处罚,记入不良信用信息记录,并责令停工整改,由建设行业主管部门复查合格后方可恢复生产。

要强化露天焚烧巡查,做好大春秸秆禁烧和冬季落叶、垃圾禁烧工作,通过网格化监管和黑斑倒查机制,压实镇(乡)、街道及村(社区)责任。针对春节前后烟花爆竹燃放、宗教祭祀活动、腊肉熏制等面源污染行为,分别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加强宣传,倡导绿色、文明的生活方式。

在重污染天气应对上,要按要求完成应急减排清单修订工作和应急减排清单编制工作。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绩效分级,严格落实“一厂一策”等各项应急减排措施。加强科技治霾技术运用。依托“成都大气污染防控院士(专家)工作站”,分析解读污染过程成因,指导制定重污染天气应急措施。

《方案》显示,还要开展冬季大气专项督查,分片区、分阶段、分行业组织力量开展冬季战役各项措施落实情况督查。全市范围抽调联合执法人员,充分利用精准溯源科技手段,发挥网格化监管体系作用,严厉打击偷排漏排超排等环境违法行为,对违法企业进行信用惩戒。

本报记者缪梦羽

同步播报

成都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清洁降尘行动

建筑工地实现清洁“生长”

雾炮车在施工现场进行降尘作业   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最近,市民都会看到,街上洒水车、雾炮车的作业频次变多了;建筑工地在喷淋下随时都处在一片朦胧之中;进出工地的工程车也是湿漉漉的,没有自带灰尘的情况……这些都是成都在大气污染防治中清洁降尘行动的重要内容。昨日,记者就跟随市大气办一道,走访施工工地现场,实地了解成都在清洁降尘方面的具体做法。

凤凰山体育公园工地

环境监测降尘除霾联动控制

作为“大运会”主要场馆之一,位于城北的凤凰山体育公园一直备受关注。记者走进工地,只见现场吊塔林立,一派繁忙景象。眼前,约三四十米高的两座建筑已拔地而起。这些建筑是如何实现清洁“生长”的呢?

在进门处,接近两米高的扬尘监测器引起了记者的注意。“现在实时监测到AQI为55,一旦指数上升,整个工地上的除尘设备都会立即响应,进行洒水降尘。” 中建八局项目安全总监侯凤鸣向记者介绍,该工地运用科技手段,首创了环境监测及降尘除霾联动控制系统。

据介绍,该系统能够对施工现场环境进行24小时不间断实时监测,并将监测数据传入云服务器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对超标项目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直到环境指标达到优良为止。“我们工作人员会通过手机APP端,还可对工地现场进行24小时远程监测控制。一旦工地出现空气质量指数超标的情况,我们这个系统就能自动对超标项目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比如通过喷淋等方式有效降低粉尘浓度,保证施工现场的空气指数达标。”侯凤鸣说,作为一种工地扬尘治理的创新手段,这套系统可以有效控制粉尘,降低粉尘浓度,改善施工环境。

在这个工地,25个塔吊喷淋,8个雾炮机,工地周边的围挡喷淋,移动洒水车等降尘设备应有尽有,施工方通过各种方式努力做到绿色施工,进一步减少工地的扬尘污染对成都秋冬季空气质量的影响。

全市1629个工地全覆盖

安装扬尘在线监测设备

成都凤凰山体育中心只是成都市智慧工地建设的一个缩影。据市大气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起,成都就在全市建设工地安装扬尘在线视频监测设备系统,并逐步拓展功能模块,大力推进智慧工地建设,共计研发了7个智慧工地管理子系统,开发的远程高清视频监控、实名制考勤、运渣车管理等系统已上线运行。

据了解,目前成都市1629个工地已全覆盖安装扬尘在线监测、高清摄像头、人脸识别门禁等设备。根据扬尘在线监测数据,系统会自动推送超标信息,要求施工现场立即采取降尘措施,并将降尘处置情况及时在平台上进行回复,对未及时整改回复的企业纳入信用管理,实现了对全市建设工地扬尘排放的精准管控。

在扬尘精准管控上,除了市住建局的“智慧工地”监管平台,还有市城管委牵头建设的工地扬尘监控及建筑垃圾运输处置信息和监管平台。自去年9月底正式上线运行以来,平台汇聚和整合各部门业务数据资源,具有车辆监控、运输企业及车辆信息管理、移动扬尘监控管理、运输许可证办理及监管等功能,涵盖全市4000余个工地、143家运输企业在内的共计11000余辆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实现建筑垃圾排放、运输全过程监管。

下一步,市大气办将会同市级相关部门,按照《成都市2019-2020年蓝天保卫战冬季战役方案》要求,深入抓好工业源、移动源、面源污染管控,强化重污染天气应对,持续开展冬季大气专项督查,推动环境空气质量不断改善。

本报记者 缪梦羽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