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去年底 蓉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居民累计达375.2万户

2020-01-13 08:37:32来源:成都日报编辑:林霜

  记者昨日从市城管委获悉,截至2019年底,全市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居民累计达到375.2万户,分类覆盖率达60.2%,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街道52个,建成投用生活垃圾焚烧处置设施5个、无害化卫生填埋设施7座,总处置能力1.78万吨/日。

  成都将生活垃圾分类“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作为宣传动员的有效载体。截至2019年底,全市建成垃圾分类教育示范基地22个,引进垃圾分类相关企业51家,开展各类宣传活动4500余次,入户宣传33万余次。

  2018年,我市出台了《成都市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2018—2020年)》,截至目前,全市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居民累计达375.2万户,分类覆盖率达60.2%,1455家党政机关、3715个学校、474个公立医疗机构、115个商业综合体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均达100%。

  去年,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突破重点、难点,积极开展校园垃圾分类,推动居民小区垃圾分类,做好厨余垃圾处理工作,推动园林绿化垃圾独立处置,建立大件垃圾收运处置工作机制和推动农贸市场果蔬垃圾就地处置。

  在高新区泰悦湾、成华区下涧槽居民小区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促进居民分类习惯的快速养成;制定示范小区评定办法,开展示范小区、示范社区、示范街道评选工作。目前,全市6196个小区配备了四分类投放设施15万余个,配备四分类运输车1817辆。

  我市餐厨垃圾占到生活垃圾的一半以上,去年按照“集中规模化+分布小型化”的工作思路,建成集中规模化处理项目2个,处理能力达500吨/日;建成分布式小型化加社会协同处置项目17个,处理能力约800吨/日。其中,运用了中温厌氧发酵、好氧制肥、食腐类昆虫养殖、联合生物发酵、微生物水化、微生物发酵、油水分离后焚烧7种方式进行厨余垃圾处理,在厨余垃圾处理源头分类“减量化”、收运模式“标准化”、处理最大“资源化”和工艺方式“多样化”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基本形成了较完整的工作链条和七种处理工艺并存的厨余垃圾处理模式。

  绿化垃圾的处置,今年我市制定下发了《成都市园林绿化垃圾分类收运处置实施方案》,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园林绿化垃圾处理站8个,日处理能力达410吨。针对大件垃圾收运处置困难的实际情况,积极推动建立大件垃圾收运、处置工作体系。截至目前,全市已达成大件垃圾拆解点15个,日拆解能力达261.5万吨。针对农贸市场果蔬垃圾含水率、有机质高的特性,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现有技术,探索形成农贸市场果蔬垃圾就地处置模式。截至目前,建成就地处置设施4个,日处理能力达280吨,减量比达90%。本报记者 李霞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