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隐患自动识别 成都这个TOD项目 配了新基建“最强大脑”

2020-03-25 09:08:39来源:成都商报编辑:林霜

面部识别系统

“新基建”浪潮兴起,城市轨道交通成为发展 “催化剂”。

在成都,“黑科技”已经应用在“新基建”建设上。在刚刚开工的成都新津站,将引入“物理+数字”双开发模式,通过站城一体配合数字基建、公园街区加载智能网联、科创空间植入数字经济,打造集产业孵化、场景展示、品质居住为一体的“TOD+5G”公园城市示范社区。

这只是成都“新基建”应用“黑科技”的案例之一,3月24日,记者走进部分TOD综合开发项目,对这些“黑科技”一探究竟。

AI安全隐患自动识别系统

24小时全覆盖

早上8点30分,陆肖站TOD项目的安全员刘维民没有第一时间去巡检,而是径直走向项目部。“从入场开始,我们使用面部识别系统,经过实名认证的人员才能验证入场。”刘维民说,进入工地之后,智慧监控系统开始运行。在陆肖站TOD施工现场,高清变焦摄像头和普通摄像头组成的监控网络实现了工地视频监控全覆盖。

据介绍,成都TOD建设全面提高发展信息化水平,利用大数据、智能化、云计算等信息技术集成应用能力,成都轨道城市发展集团结合现阶段成都市“智慧工地”平台建设情况,已启动对TOD综合开发建设工程管理系统的综合开发研究工作,拟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效率及水平,保障TOD综合开发的质量及安全。

“首个推进的是AI安全隐患自动识别子系统功能性研发。” 成都轨道城市发展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系统将利用TOD建设工地现场视频,结合前端AI识别端,可实现24小时全覆盖安全隐患自动识别。对未佩戴安全帽、裸土未覆盖、汛期基坑积水等安全隐患进行自动监测,实时上传管理系统,同时预警通知相关责任人员,立即对安全隐患进行处置。

针对TOD在建项目,成都轨道城市发展集团还将陆续启动特种设备自动化监控子系统的研发。通过安装在塔吊、升降机等特种设备上的物联网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反馈,建立TOD作业数据的库集。

研发TOD综合开发数据平台

实现协同管理

刘维民每天的工作重点,除了检查项目、人员外,还有对施工车辆情况的监管。智能化的监控体系为他的工作提供了极大便利。

“我们的车辆识别系统跟成都市相关平台进行了对接,在平台上登记过的运渣车都有记录。要进入工地的车辆不仅要在平台上登记,同时还需在车辆识别系统内登记,所以外来车辆自动被挡在了外面。” 刘维民说。

目前,成都轨道城市发展集团还启动了对“智慧工地”内嵌TOD大数据管理平台的研发,该平台上线后将具备采集、汇总TOD项目施工过程信息、监控记录、线上审批、工作提醒、表单自动化生成功能。“一方面,可以有效实现施工单位线上数据即时上传、即时处理、即时调用的标准化管控;另一方面,解决项目多、距离远、效率不高的管理困难,提升项目管理的时效性,防范末端管理失效。”

该系统将通过建设工地前端采集的信息,汇总形成的TOD建设工地信息数据库,对各个项目的进度、质量、安全等实现线上协同管理,从而更加快速、客观的进行大数据分析与处理,实现更经济、更专业、更高效、更可靠的智能管理。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严丹 闫宇恒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