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天府熊猫塔(左)。 成华区委宣传部供图 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右)。李向雨 摄 制图 杨璐嘉
四川在线记者 吴亚飞
若是在中国谈“全球城市”,那么,上海首当其冲。
穿越历史风云,上海的地位始终坚挺。1843年开埠,上海迅速驶入了城市发展的快车道;经过数十年发展之后,荣登“远东第一大都市”宝座。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在全国城市中地位超然,“老大”地位当仁不让;现在,上海已经攀升至GaWC(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研究网络)城市分级排行榜Alpha+(一线城市)。
上海陆家嘴 李向雨 摄
黄浦江奔流不息,在外滩的光影中流进东海、汇入太平洋,沐浴着太平洋的风,上海正向着卓越的全球城市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迈进。
相较伦敦、纽约、东京等国际大都市,成都对标学习上海,既实际也实用,同一国情、区域极核作用类似、市情相通……对上海的先进经验更容易共鸣,也更易于吸收和转化。
从长江头,到长江尾,跨越6000公里,风从海上来。
都江堰风光 成都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成都能向上海学什么?
问道世界头部城市系列报道第四期
一起来看看↓ ↓ ↓
01
开辟产业新空间
上海
优化工业发展空间转型升级路径,
开辟产业新空间
成都
全面推进产业生态圈,
还需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和产业协同
在上海,距离繁华南京路向东南20公里,有一座三面环水的人工岛。
这个“岛”不大,占地面积仅6.6万平方米;这个“岛”很热闹,入驻“岛民”既有微软、IBM等行业龙头,也有众多创新创业的小微企业;这个“岛”很特别,集合了“岛民”几十种AI技术场景,堪称智慧城市样本……
张江人工智能岛是国内首个“5G+AI”全场景商用示范园区,也是张江科学城19个创新功能集聚区的缩影。
上海张江科学城。 陈碧红 摄
上海的发展,“创新”厥功至伟。
在这座城市的历史上,电话使用先于纽约,路灯设置早于东京,电影业和好莱坞几乎同时起步。历史的沿革与沿海的红利并不能成为永续的动力,在面临突围与转型之时,上海瞄准的定位是创新。
为创新产业搭台,发挥集聚效应,上海的路径是开辟产业新空间。根据《国际大都市规划建设研究年度报告(2019年)》(下称《报告》),上海探索开辟60平方公里产业新空间和26个特色产业园区,聚焦硬核科技、数字赋能等高端产业集群。
张江科学城。 陈碧红 摄
同样瞄准产业新空间,成都正大力重塑产业经济地理。
成都以产业生态圈为引领,推进产业功能区建设,以“人城产”逻辑推动城市发展方式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3年间,14个产业生态圈和66个产业功能区建设初步成形、效应显现。
2017年夏天,在距离成都市中心30余公里的兴隆湖畔,一座可观湖景的星巴克开放,彼时,被戏称为“最孤独的星巴克”。
如今,它已悄然撕掉这略带戏谑的标签。“人来了、企业来了、游客来了,我们早就不孤独了。”从这间星巴克开业到现在,店员小刘体会深刻,“现在,高峰时间排队都会排到门外去。”
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
“最孤独的星巴克”的成长背后,是一座科学城的长成。
今年,6月,中国西部科学城亮相,推动“一核四区“联动发展,成都科学城作为其中关键“一核”。据成都科学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科学城聚焦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生命科学等重点领域,落地成都超算中心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研究平台7个,引进国家级创新平台16个,校院地协同创新项目37个,构建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创新生态。
纵观成都,66个产业功能区建设发展如火如荼,但这还不够,将目光进一步聚焦,成都还需下“细功夫”。
先看空间布局。在寸土寸金的上海,60平方公里的产业新空间是如何布局的?
上海的探索是通过推动重点区域转型升级和存量用地盘活,促进资源有效流动和优化配置,来保障产业发展空间,这60平方公里被分布在浦东新区、宝山区、闵行区、崇明区等九个区。
《报告》指出,从上海对产业用地的分级分类经验来看,成都还可对市内产业用地进行详细梳理,并针对产业功能区用地,按其产业发展方向进行结构调整与升级,促进存量工业用地盘活利用;
针对产业功能区外的零星工业用地,应结合产业发展全生命周期,推进低效工业用地整治和增减挂钩工作,引导企业向产业功能区内转移和集聚。
再看产业协同。《报告》分析,上海围绕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构建“1+19+N”的三级科创空间体系经验,成都市可围绕成都科学城构建“核心科学城-重要科创载体-环高校技术研发节点-产业功能区-高品质科创空间”的多层级综合科创体系。
未来科技城规划图,将作为是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的“一极”。 成都高新区供图
02
塑造区域新格局
上海
强调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
成都
发挥链接全球网络
和辐射区域腹地“两个扇面”作用,
在区域协同发展中谋求更大作为
居住在江苏昆山花桥,工作在上海嘉定安亭,今年30岁的张亚婷,是这个区域跨省上班族的一员。
张亚婷的工作生活宛如“钟摆”,每日在两城往返,早出晚归。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通勤成了横亘在跨省上班族复工之路上的难题。随即,嘉定与江苏昆山、太仓市签订协议,互认《工作通勤证》,为这些跨省上班族解了忧。
嘉定、昆山、太仓的携手,正折射出在“上海大都市圈”的发展模式之下,“嘉昆太”的同城时代。
翻开上海地图,地处西北角的嘉定区,过去在上海市民眼中是郊区。嘉定东接大虹桥商务区,西与江苏昆山、太仓接壤,如今伴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从“西上海”变为上海的“西大门”。
上海都市圈的发展模式不拘于传统思维定势,而是建立了多级的大都市圈模式,依靠培育多个核心城市来组织空间布局,而非单极辐射发展。
7月1日,沪苏通铁路开通运营,上海至南通最快旅行时间压缩至1小时6分钟。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根据《报告》中对这一模式的详述,上海大都市圈是以“两区两带”为发展格局:
围绕中心城区15公里范围确定国际功能区,突出金融服务、文化创意、商务办公等职能集聚;
距离中心城区30-60公里作为创新功能区,承接高端制造业、高科技产业、金融后台服务 等职能;
距离中心城区60-120公里区域划定为“临沪综合城市发展带”和“沿江-沿海贸易产业发展带”,作为未来综合性城市职能培育的区域和重要的对外贸易窗口。
这些综合性的城区,就是上海都市圈内的多中心,既与上海有着紧密的经济和空间联系,还将形成多个的辐射腹地,通过对其本身以及外围的产业服务节点的整合,整体成为上海大都市圈范围内不可或缺的“亚结构”空间。
上海洋山港 新华社记者 丁汀 摄
再看成都,近年来,四川提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今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此背景下,成都作为“主干”城市,更需进一步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区域带动力的成都都市圈。
上海大都市圈的发展经验可为成都带来启发。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唐子来是上海“2035”总体规划核心专家,同时也担任成都市城市规划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
成都国际铁路港 青白江区委宣传部供图
在他看来,成都和上海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也都是所在区域的中心城市。上海要把全球发展资源辐射到长三角区域腹地,成都也应如此,把发展资源辐射到区域腹地。
唐子来进一步阐释,就上海而言,一方面面向全球网络的东侧扇面,包括利用浦东国际机场、自贸区的新片区等地,把更多国际资源“引进来”;另一方面是对接浙江、江苏和安徽等区域腹地的西侧扇面,包含虹桥国际机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示范区等地,把更多资源“送出去”。
天府大道
“在建设全球城市的目标上,成都与上海具有相似点,全球城市不应只立足于本市,要具备链接全球网络、辐射区域腹地两个职能。”他谈到,成都发展需要着眼西南地区,乃至更大区域,发挥链接全球网络和辐射区域腹地的“两个扇面”作用。
03
重塑滨水新活力
上海
高水平谋划还水于民,
针对沿岸文化特色差异化布局
成都
把握区域特质
让“母亲河”焕发新生,
通过滨江公共空间
带动两侧腹地发展
在成都高新区工作的周彬,是一个跑步爱好者,他和“跑团”的跑友们有“每周一跑”的约定,“锦城湖是一个适合跑步的地方,跑道好,环境更好,让人心旷神怡。”
从锦江沿线到白鹭湾、锦城湖、兴隆湖……近年来,随着成都大尺度谋划水岸空间,这些“跑友们”有了更多的惬意选择。
兴隆湖 郝飞 摄
数千公里之外,在上海陆家嘴上班的跑步爱好者蔡放,每晚选择在黄浦滨江道上奔跑。沿着步行道,从外白渡桥经过老外滩至十六铺,沿南外滩穿南浦大桥至世博浦西段,一路畅行。
体验过黄浦滨江魅力的市民游客感受深刻:老外滩、南外滩与世博园区滨江连成一体,一路而来,沿水可漫步、建筑可阅读、公共空间有温度。
李向雨 摄
上海,因水而生,开埠后一百多年,一次次跨过江与河的界限,伸展开放襟怀与壮阔格局。从苏州河、黄浦江到万里长江,城市发展的前沿来到了入海口,迎着太平洋的浩浩海风,走向世界舞台。
成都,同样因水而成、缘水而兴。自李冰开凿都江堰、“穿二江成都之中”,穿城而过的两江就像一对美丽耳环,环绕成都中心区。时至今日,成都的城市版图已大幅扩展,但“江环城中”的格局一直得到承袭和发展。
成都合江亭 锦江区委宣传部供图
成都的母亲河锦江,从历史上的“护城河”,到上世纪府南河综合整治之后的“景观河”,如今,正迎来“第三次转型”。按照《锦江公园总体规划》,以锦江为脉贯穿城区48公里,将串起12大景区、23个公园、17个特色文商街区,打造“蜀都味、国际范”的都市滨水公园。
“滨水地区、城市中心、历史街区,世界上最具有竞争力的城市这三个地区都具有不同的城市特质。”唐子来表示,过去几十年来,城市滨水地区改造和再生都经历了重要的转型时期,从原来工业时期的生产岸线到后工业时期的生活岸线。
黄浦江岸风光 蔡放 摄
如何让成都的滨水地区焕发新生?
上海重塑滨水空间之路值得借鉴。上海的“一江一河”(黄浦江和苏州河)见证了城市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是上海的母亲河。近年来,“一江一河”地区(即滨水地区)经历了城市再生的重要转型。
唐子来谈到,从上海的经验看,滨水地区的转型再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还水于民”。滨水地区作为稀缺资源必须是全民共享,在2017年底,上海黄浦江两岸45公里岸线公共空间全线贯通,未来,苏州河的中心城区区段也要实现全线贯通。
第二阶段是塑造区段特质。全线贯通后,每个区段都是利用历史遗产和打造文化休闲场所,但无意中会造成同质化问题,因此,需关注每个区段自身特质。
差异化布局,在黄浦滨江两岸体现明显。两岸建筑针对不同群体需求,植入各类公共活动设施,重塑活力滨水空间。如,上海老码头修缮改造原有仓库建筑空间,引入世界美食餐饮、酒吧、艺术工作室等业态,提升空间价值。
成都锦江两岸
《报告》中提出,对标伦敦泰晤士河等世界级滨水区与上海黄浦滨江两岸贯通工程,成都市滨水空间在系统网络化程度、公共开放性、多样活力性、人文内涵性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
兴隆湖 天府新区管委会供图
《报告》中也给出建议:
沿锦江、沱江等打造成都“城市阳台”,在门户节点等布局地标建筑;
结合现状岸线特征,通过草坡式、阶梯式、眺台式等多种改造手段活化城市岸线;
加快河流沿岸的历史建筑修缮与老旧社区改造,打造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的消费新场景。
着眼第三阶段,唐子来谈到,历史上,黄浦江就是上海链接全球网络的水上通道,苏州河是上海连接内陆地区的水上通道,这也是上海与成都未来的投向,通过滨江公共空间带动两侧腹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