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肖莹佩
《进击!乘风破浪科技人》第二期将视线聚焦到三位科技前沿的泰斗级人物,对话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宝珺,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子科技大学教授李乐民,中国工程院院士、雷达对抗专家张锡祥,探寻三位泰斗级“30后”院士从“蓉”出发,在“蓉”筑梦的科研坚守。
刘宝珺:
在蓉工作期间斩获世界地质科学最高奖
从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到自己的住所,走在这条距离不算远的路上,来往的行人无论男女老少都会和这位头发花白,拄着拐杖,脸上挂着笑容的老人打招呼。这条从家到研究所往返的路,刘宝珺走了几十年。
从一名天津学子成长为我国著名的沉积学家,当刘宝珺得知自己可以保送燕京大学化学系时,一封写着“国家很需要地质人才”的信让他选择了报考清华,走上了这条并不好走的路。
作为我国新起的一名地质学家,1958年,一次工作的调动让刘宝珺与成都结缘。在蓉工作期间,刘宝珺提出的“资源能源相控理论”被收录《中国百项地质调查理论》,同时还获得了世界地质科学最高荣誉——斯潘迪亚罗夫奖,而他不仅是我国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地质学家,也是100年来世界上获奖的第20位地质学家。
喜欢茶艺、喜欢吃川菜,多年的成都生活没有改变他的天津口音,却让他活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成都人。“成都是我做科研离不开的城市。”刘宝珺常说,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到成都,加入地质学的科研队伍,在公园城市里为国家的地质矿产事业做贡献。
李乐民:
通讯技术泰斗在蓉领衔人工智能研究院
从80年代网络通信零基础,到光纤宽带进万家,手机上网看视频……通信事业发展日新月异。从1950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开始学习“电讯”学科开始,扎根通讯技术领域70年,李乐民近乎所有的时间都在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度过。在他看来,科技强则中国强,来到成都,就要在这里为中国的科技发展做出一番贡献。
“1970年,成电接到一项重要研究任务——研制‘载波话路用9600bit/s数传机’,当时中国通信核心技术、设备和基础建设都非常薄弱,只有清华大学曾完成了‘载波话路用4800bit/s数字传输’。”李乐民介绍,当时带领着近百名科研人员做实验搞攻坚,他不仅要解决自适应均衡的问题,还要负责整机调试,研制期间几乎每天工作到凌晨2点。
1973年,在李乐民的带领下,我国第一台“载波话路用9600bit/s高速数传机”诞生,解决了自适应均衡的关键技术,获得了专家们的一致好评。此后,李乐民有把目光转向了“140兆比特/秒数字彩色电视光纤传输系统”的研发上。
2018年,电子科技大学揭牌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李乐民任首任院长。在他看来,高校具有一批跨学科的实体研发机构和平台,覆盖了从人工智能器件芯片、计算平台、算法模型、关键技术和应用场景等各个方面。“未来,希望以人工智能研究院为平台,进一步加强高校之间相关学科、人才等的交叉合作,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取得更多更大的成绩。”李乐民说。
张锡祥:
成都有发展电子信息的产业人才科研支撑
说起雷达,每个人都对这个现代社会的“千里眼”并不陌生。在无线电技术广泛应用的当今社会,雷达不仅应用于军事领域,也已经进入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第一次去北京求学,第一次见到电灯,这样的际遇点燃了张锡祥对科学的热忱之心。往后余生,张锡祥踏上了通讯工程领域,和雷达“干起仗”,一干就是六十多年。张锡祥所做的课题获得了多个国家科技进步奖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在他几十年的雷达对抗工作中,获得了3个国家级奖项,7、8个省部级奖项。
张锡祥非常关注青少年科学普及,也是一位资深“科普达人”,多次参加我市举行的“院士专家科普进校园活动”,为孩子们打开科学奥秘之门。同时,他也一直关注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并十分看好。去年5月,成都出台的《成都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中提出,到2022年,将成都打造成为全球电子信息高端研发制造基地和世界软件名城。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成都就是电子工业方面的重点城市。经过数十年的沉淀与积累,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如今表现更为突出。”张锡祥说,成都提出要在集成电路领域打造中国“芯”高地,新型显示领域打造全产业链的“屏”基地,智能终端领域打造智能终端产业聚集区,这些谋划是有产业、人才、科研基础支撑的。“良好的环境有了,剩下的就是刻苦的钻研,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这个行业的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