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蒋君芳
生产性服务业是世界城市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提升城市能级位势、构建国际供应链体系的关键产业,既能大幅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显著增强中心城市对区域发展的辐射力带动力,又能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提供有力支撑。
如何加快构建链接全球的高能级生产性服务经济体系?3月15日,记者从成都市发改委获悉,于近日印发的《成都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为成都生产性服务业描绘了下一步的发展路径。
(资料图)
看发展目标——
到2025年,打造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具有中国西部资源配置能力的金融中心、具有全国辐射能力的信息中心、具有亚欧影响力的流通中心,建成全国总部经济汇聚新高地。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达8800亿元(现价),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50%,占GDP比重达35%。
到2035年,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具有“一带一路”资源配置能力的金融中心、具有亚欧辐射能力的枢纽型信息中心、具有亚欧辐射能力的枢纽型流通中心,建成泛欧泛亚服务网络体系中的重要中枢。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55%,占GDP比重达40%。
到2050年,打造成竞争力卓越的创新引领型全球科技中心、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金融中心、具有全球辐射能力的信息中心、具有国际话语权的中国西部流通中心,建成世界服务网络体系中的新兴城市。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60%,占GDP比重达50%。
看空间布局——
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上,成都将构建“一轴带动两港协同三级支撑”的空间布局。
“一轴”:打造高端聚集、极核带动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主轴
以天府大道为轴,以五城区、高新区、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为主要支撑,打造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主轴,承担发展极核功能和引领带动功能,重点布局发展商务服务、金融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等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
“两港”:打造要素集散、协同联动的航空港和铁路港
建设国际航空港生产性服务中枢:以双流航空经济区和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为核心区域,承担要素流集散枢纽功能、对外交往门户窗口功能,重点布局商务服务中的临空商务、中介服务、会展会议服务,金融服务中的供应链金融、离岸金融,流通服务中的临空物流等临空型生产性服务业。
建设国际铁路港生产性服务中枢:以成都国际铁路港经开区为核心区域,承担要素流集散的枢纽功能、国际贸易功能,重点布局流通服务中的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中的供应链金融,以及商务服务、服务贸易等陆港型生产性服务业。
“三级支撑”:打造集聚度高、层次分明的三级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
城市核心级综合型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轴(五城区、天府新区直管区),以及国际铁路港和国际航空港所在区域,打造10个城市核心级综合型生产性服务功能区,承担全市生产性服务业最核心的综合型服务功能。
片区服务级专业型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主轴以外区域,打造16个片区服务级专业型生产性服务功能区,承担带动片区产业发展的专业型服务功能。
园区配套级特色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在以先进制造业、都市现代农业为主导的产业功能区,以高品质科创空间为载体,打造若干个园区配套级特色型生产性服务集聚区,承担先进制造业、都市现代农业的特色配套服务功能。
看行动计划——
天府总部经济聚核成势行动。以天府总部商务区等为重点载体,着力推进一批综合型、功能型总部经济项目建设。瞄准世界200强、“一带一路”高能级总部、“百年老店”、行业前20强、新经济总部,招大引强,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总部企业集群。
高能平台经济创新建设行动。支持行业领军企业向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型,打造20个行业级和通用型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中小企业将研发设计等核心业务向平台迁移,打造20个中小企业技术服务平台。整合供应链、运力资源,搭建“买全球卖全球”信息平台、网络货运综合服务平台。推进知识、制造、培训等资源共享,建设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共享制造工厂、培训共享平台。
“亚蓉欧”全球服务联网行动。以打造“空中丝绸之路走廊”为重点,加快布局“48+14+30”国际航空客货运战略大通道。加快打造以成都为战略支点的“7+5”国际铁路大通道,完善以国际铁路班列、国际铁海联运班列为支撑的陆上物流体系,优化国际班列“四向拓展”网络布局。
服务功能区创标杆示范行动。构建“创标杆”的标准体系,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引领带动作用的标杆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功能区。对入选产业功能区,在考核上给予激励,在宣传上给予更高平台支持。总结先行先试经验,示范推广、引领带动其他产业功能区发展。
成都服务标准化品牌化行动。落实国家生产性服务业标准化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积极参与制定、修订相关标准。支持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开展标准化试点示范,复制推广一批标准实施典型经验。开展“成都服务”品牌培育试点建设,培育一批“专、特、精、新”型品牌服务领军企业。
两业深度融合试点示范行动。支持试点单位探索新业态新模式,着重在个性化定制服务、整体解决方案服务等重点方面,打造行业领军标杆企业。在电子信息等重点制造业领域,依托市场主体,探索融合发展新路径,培育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行业领军企业。
生产性服务新场景营造行动。加快新技术推广应用,营造一批“端对端”的云智慧、云金融、云咨询、云商务、云贸易、云培训等生产性服务线上应用场景。营造高品质科创空间赋能生产服务的应用场景。建立城市机会清单发布机制,开展特色典型应用场景试点示范,营造引领创新的机会场景。
数字“新基建”创新赋能行动。推进基础网络化工程和5G基站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推动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宽带扩容。积极争取布局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成都)。强化区块链技术、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AI算力云等信息技术应用,打造一批智慧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