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程文雯
近日,《求是》杂志2021年第18期公布了由国家统计局提供的《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图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超大、特大城市人口基本情况》,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国超大城市有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天津7城(按城区人口数排序)。
>>看排名
城区常住人全国第六,成都进入超大城市行列
根据国家统计局说明,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表格中的城区人口指城区常住人口。城区是指在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区、市政府驻地的实际建设连接到的居民委员会所辖区域和其他区域,不包括镇区和乡村。
(四川在线记者 李向雨 摄影)
根据统计数据和这一说明,目前我国的超大城市有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天津7城。成都城区常住人口为1334万,位列第6。
此外,还有特大城市14座,分别是武汉、东莞、西安、杭州、佛山、南京、沈阳、青岛、济南、长沙、哈尔滨、郑州、昆明、大连(按城区人口数排序),武汉城区常住人口为995万,距离超大城市的门槛仅差5万。
成都爱情巷(资料图)
此前,住建部于2020年底最新公布的《2019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显示,符合中国“超大城市”标准的共有上海、北京、重庆、广州、深圳、天津等6座城市。
>>看机遇
成为超大城市,增强的不止吸引力,更有辐射带动作用
细看此次公布的统计数据,还有一个亮点。七个超大城市中,重庆和成都这组“成渝双子星”成为七个超大城市中仅有的“一对”非沿海城市。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战略之下,发展势头尤为迅猛。
(资料图)
城市常住人口的增长是观察城市发展的重要数据,可以反映出一座城市的经济水平、发展潜力、城市吸引力。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成都全市常住人口为20937757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加5818917人,增长38.49%,年平均增长3.31%。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常住人口超2000万的城市。
(四川在线记者 李向雨 摄影)
“从人口的角度来看,成为超大城市,意味着更强的城市吸引力。”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委员会主席杨成钢说,常住人口迈上新台阶的同时,成都也在吸引更多人聚集,“这会进一步形成强化效应。”
“成为超大城市,也意味着更强的辐射带动能力。”杨成钢分析道。“现代社会,信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高速发展,信息传播、资源配置日益高效,人口流动也在不断加快。这些都将让成都显现出更强的辐射能力,带动周边地区共同发展。”
>>看挑战
借鉴国内外发展经验 破解“大城市病”
从全球城市发展经验来看,成为超大城市,可能是新飞跃的开端,也可能成为陷阱。纽约、伦敦、东京等城市能够从人口聚集中充分吸取发展红利,实现城市经济、文化、宜居品质等各方面的跃升,而部分城市却在一定程度上陷入停滞,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值得借鉴。
(四川在线记者 李向雨 摄影)
杨成钢提到了墨西哥城。作为墨西哥的首都,早在2010年,这座城市的人口就超过了2000万,但伴随而来的,却是交通拥堵等一系列“大城市病”。
成为超大城市后,如果不能有效应对社会治理滞后于经济发展、资源环境承载较大压力、区域发展不均衡不协调等问题,将对城市产生负面影响。
成都该如何应对?
树立新发展理念,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成都是“公园城市”首提地和示范区,以人为本、绿色发展等理念在成都已深入人心。有专家建议,在公园城市建设中,还需要更加看重人才的作用,引凤入巢,除了政策支撑,还需要着力夯实产业基础,以产业发展聚集人才。同时在公共资源配置提效率,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多下功夫。
交子之环(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供图)
用好科技的力量。当前,成都正大力建设智慧城市,大力提升城市智慧治理水平。“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要特别注意,技术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千万不要让技术变成一种华而不实的‘花架子’。而应该从规划设计开始,就充分考虑到现实中的实用性。”结合参与多个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的感受,知优科技创始人孙上建议道。
让治理像绣花一样精细。社区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小区是社区治理的“最后100米”。成为超大城市的成都,更需要以高水平的社区治理,应对城市“精细化”治理的考研。坚持党建引领,层层联动,增强使命对社区的归属感;同时,推动传统社区空间成为使命生活、情感、价值的承载地,提升实实在在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