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以园区“落子” 抓发展创未来

2024-10-24 23:22:21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熊珮

►成都将强化园区在经济发展中的主阵地主战场作用,以园区“一子落”,带动经济“全盘活”。


►开展园区优化强承载攻坚、产业集群提能级攻坚、科技创新促转化攻坚、扩权赋能增活力攻坚、尊商重商优环境攻坚等五大攻坚行动,实现“特色立园、企业满园”。

四川在线记者 蒋君芳 段玉清

10月24日,成都市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这次大会,既是对全市园区工作的大检阅、大交流,也是对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总动员、总部署。


会议前一天,成都公布了最新经济发展数据:前三季度,成都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734.2亿元,同比增长5.2%。对比一季度5.0%、上半年4.8%的同比增速,成都经济在承压前行中实现反弹。


立足当下。距离完成年度目标只剩下不到70天,成都如何继续保持向上态势、努力完成年度目标?眺望未来,成都如何更好担当起国家赋予的“西部经济中心”的责任和使命?


当天的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大会,释放出下一步发展的强烈信号:成都将强化园区在经济发展中的主阵地主战场作用,以园区“一子落”,带动经济“全盘活”。

四条线路考察全市产业园区“家底”

当天会议采取了“现场观摩+工作会议”的形式举行。上午,成都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分别带队,沿东南西北四条线路前往全市部分产业园区,现场观摩园区建设发展情况,检验成都产业园区“家底”。

这份“家底”究竟如何?四川在线记者了解到,自上世纪90年代初拉开全市园区建设序幕来,一批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园区先后设立并快速发展。目前成都拥有各级各类产业园区90余个,其中开发区贡献了全省开发区30%以上的营业收入,40%以上的税收收入和80%以上的进出口额,充分发挥了排头兵的作用。

90余个产业园区中不乏佼佼者。筹建于1988年的成都高新区,是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以全市1.6%的土地面积,撬动了14.5%的GDP,稳居全国高新区第一方阵;再看主城区的四川金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不仅是成都市主城五区中唯一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园区近3年还连续荣获“优秀省级高新区”“优秀省级开发区”称号。

产业园区的成功背后,有一批“镇园之宝”助力。当天,北线观摩组走进了位于成都高新区的“灯塔工厂”,西门子成都工厂。“去年,我们在原三期项目基础上启动了四期建设,生产西门子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等相关产品。”西门子成都工厂相关负责人介绍,四期达产后,西门子成都工厂年营收将超80亿元,规模将超过德国安贝格工厂,成为西门子全球最大的工业自动化产品生产基地。

但这份“家底”也有不殷实之处。经过几十年发展,成都产业园区虽然打下了基础、做出了成效,但站在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上,还存在着园区数量较多、管理范围交叉、园区定位不清晰、产业特色不鲜明等问题,亟待解决。

三种视角看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之需

大会召开前,有这样一种声音:成都为什么要在这个时间点,强调产业园区的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后,答案逐渐清晰:

这是基于对产业园区重要性的认知。园区兴则产业兴。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园区是技术、资金、人才等各类要素的天然集聚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大会现场,一段8分钟视频呈现出不少“他山之石”案例,让这一共识得以加深。位于广东的松山湖科技园,聚焦了华为南方工厂、华为终端等关键项目,成为华为全球重要的研发和生产基地,推动松山湖GDP年增长10%以上;位于苏州市的太仓中德合作示范园打造国际化产业生态,陆续推出德企服务专窗等改革举措,已落户500余家德企,总投资超过60亿美元,成为中德合作典范。

也是基于对自身发展阶段的研判。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中,国家给予了成都“三中心一基地”的核心功能定位,省委也对成都打造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寄予厚望,要求进一步发挥全省经济发展“主引擎”“压舱石”作用。虽然前三季度,成都GDP同比增速实现了反弹,但全市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亟需树立拼经济搞建设“关键在产业、重点抓园区、最终看质效”的思路。

更是基于对产业园区发展机遇的把握。今年是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40周年。对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下一步发展,国家明确提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要不断激发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 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高质量发展。前不久召开的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也对深化新区开发区综合改革作出专门部署,对外释放了支持园区优化提升的强烈信号。

“五大攻坚”行动实现“企业满园” 

为打造一批产业特色鲜明、“四链”深度融合、竞争能力突出、运行机制高效的现代化产业园区,成都明确了相关路径:开展园区优化强承载攻坚、产业集群提能级攻坚、科技创新促转化攻坚、扩权赋能增活力攻坚、尊商重商优环境攻坚等五大攻坚行动,实现“特色立园、企业满园”。

尽管成都产业园区数量多,但产值低、能级小的园区亦不在少数。“我们将把原来的90余个各类园区优化至51个,初步形成‘3个国家级园区+22个省级园区+N个市级园区’的产业园区体系,实现全市所有园区管理范围不再交叉重叠。”成都市发展改革委主任王锋君提到。

记者了解到,不同层级的园区,兼顾的产业功能也不同。省级以上开发区将作为发展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主阵地。同时,成都还确定了“N”个以商务商贸、文化旅游、农业等为主导的特色园区,作为产业园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都强调产业园区在主导产业的确立上,必须有显示度,不可贪多求全。主导产业数量多,可能造成园区与园区之间的重复布局、恶性竞争。比如,当下大热的低空经济,目前在成都十多个产业园区均有布局。

“原则上,产业园区的主导产业不应超过3个,可根据具体情况动态调整。”成都市委主要负责人认为,对园区主导产业数量的限定,不是为了捆住园区发展的“手脚”,而是帮助园区提高方向感,增加显示度。

为提高园区活力,成都还将制定探索将部分市级管理权限依法下放园区。但值得一提的是,成都不倡导“一刀切”的放,而是要根据园区具体需要,及园区承接能力来确定下放权限。对园区暂无条件承接的权限,将由相关部门组建工作专班,推动市场监管、经信、规自、环保、科技等业务部门联合入园、长期驻园,变“企业跑腿”为“上门服务”。

上下同欲助推产业园区“企业满园” 

记者注意到,当天大会有一个特别的安排,邀请了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厅、省科技厅、省商务厅等多个省级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出席并发言。成都此举,意在表明一种态度:成都产业园区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上下同欲,需要上级部门大力支持。

从省级部门的发言中不难看出,这将是一种齐心协力。

“国家正在启动新一轮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修订工作,这是一次推动全省开发区开园区重组,空间重塑、产业重构、制度重组的重大机遇。”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梁武湖表示,将支持成都抢抓政策窗口期,以“立园满园”行动为引领,优化全市开发区功能和布局。

“1-9月,成都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较上半年提升了1.5个百分点,为全省工业稳增长起到了较大作用。”省经信厅副厅长张勇表示,省经信厅将全力支持成都推进产业园区升级,争创国家级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提升成都园区影响力、品牌度。

科技厅则将从重大科技攻关、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平台提质扩量、园区产业发展、创新生态构建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科技厅副厅长景世刚特别提到,将聚焦人工智能产业,与成都一道主动谋划、协调和推动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专利基础设施项目。

“成都贡献了全省46%的服务业增加值,38%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商务厅副厅长尹奇志介绍,下一步商务厅将聚焦产业园区主战场,与成都共同搭建优势产业外向发展的支撑载体、打造服务业赋能产业园区发展的示范样板。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