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7个“乐动蓉城”文艺工作室将60余场专题课程送进社区

2025-07-08 15:52:19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熊珮

四川在线记者 蒋君芳

7月8日,记者从成都市委宣传部获悉,由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中共成都市委社会工作部组织的“乐动蓉城”文化惠民走基层活动顺利收官。本年度活动以“全域覆盖、精准供给”为原则,在成都23个区(市)县举办了30多场展演,同时依托打造的首批7个“乐动蓉城”文艺工作室,将60余场专题课程送进社区,参与人数超过上万人次。


记者了解到,首批7个“乐动蓉城”文艺工作室,通过“一社区一特色”的工作室布局,让文艺创作深深扎根于地域文化的沃土。在成果汇报展演上,7个文艺工作室的原创作品集体亮相:彭州海窝子社区的四川清音《小放风筝》将传统曲艺与现代编曲相融合;邛崃春台社区的《川戏韵固驿》以非遗川剧演绎本土故事;龙泉驿山泉镇的《新桃花幺妹》则通过舞蹈语汇再现桃乡风情;蒲江箭塔村的儿童绘本展、崇州元通古镇的书画展等静态展示,则拓展了美育的多元形态……


与传统“一次性演出”的文化下乡不同,7个特色文艺工作室通过专项建设基金和成果奖励机制,构建起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培育体系。都江堰壹街社区的音乐工作室依托市音协资源,将流行声乐教学常态化;金牛新桥社区的摄影工作室则通过老照片征集、手机摄影课等活动,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影像档案库”。这种平台化运营模式,实现了从“文化输血”到“文化造血”的质变飞跃。

截至当前,文艺导师张亚婷已在山泉镇开展11次专业课程,她认为“乐动蓉城”工作室通过三个维度重塑了当地艺术生态:首先是专业资源下沉,以科班师资破解乡镇舞蹈教学“非专业化”困局,将规范课程送入社区;其次是普惠服务创新,通过政企合作降低门槛,让中老年群体和留守儿童都能接触专业艺术,弥合文化资源获取的不平等;最重要的是激活社区文化活力,打破广场舞的年龄壁垒,吸引多元群体参与,让群众舞蹈从“大妈专属”升级为全民艺术。这种“专业引领+普惠共享”的模式,正在重新定义基层艺术教育的可能性。

活动主办方供图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