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陈昊
四川人的“榴莲自由”越来越近。
8月27日,成都国际铁路港传来好消息,聚焦进口鲜榴莲业务的成都国际铁路港东南亚水果(榴莲)集散中心(以下简称“集散中心”)正式投运。根据规划,集散中心将用3-5年时间,打造成为西南最大的东南亚水果集散中心,鲜榴莲进口量占全国15%以上,带动相关产品年贸易额突破50亿元。
运抵成都国际铁路港的进口榴莲。
集散中心底气何来?“我们不是白手起家。”集散中心负责人陈川摆出两个数据:成都国际铁路港于今年5月开展进口鲜榴莲业务,目前进口鲜榴莲贸易额已突破1亿元,鲜榴莲进口量约4500吨。
这些“家底”因何而来?陈川的答案是中老班列。
当天,记者在集散中心看到,一个个满载榴莲的集装箱正有序卸载,工作人员将刚刚清关的泰国金枕榴莲转运至提货点。陈川告诉记者,这批鲜榴莲通过中老班列冷链专列运抵成都,中老班列采用“一箱到底”全冷链运输模式,较海运提升约70%的时效,较空运降低约50%的成本。“泰国鲜榴莲在老挝万象南站装车,经磨憨口岸快速通关,全程运输只需72小时,可在保鲜的前提下,快速进入国内市场。”
工作人员卸下进口榴莲货物。
四川朗浩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是集散中心的主要合作伙伴,该公司运营负责人宋凤告诉四川在线记者,中老铁路开通后,较以前的公路运输而言,运输时间大幅缩短,成本明显降低,损耗率几乎为零。“不仅提高了企业利润,也让消费者享受到更新鲜、更实惠的榴莲。”截至目前,该公司已通过中老班列完成进口榴莲订单179柜、清关145柜,贸易额超6500万元。
更多的销售场景已经在集散中心落地。今年5月开始,位于成都国际铁路港的亚蓉欧国家(商品)馆以22元/斤的价格零售泰国金枕榴莲,目前已售出超80吨。
“目前,集散中心已形成榴莲‘海外采购、跨境运输、国内分拨’的完整产业链。”陈川介绍,“虽然泰国鲜榴莲采摘进入后期,但市场需求依然旺盛,我们将继续通过中老班列扩大货源,保障消费者品尝到新鲜榴莲。”
近年来,四川加快对外开放通道建设,海外特色单品进口量持续攀升,以榴莲为例,2024年四川鲜榴莲进口增长145.8%。年初的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持续扩大优质消费品进口,打造三文鱼、榴莲等特色单品全国集散中心。
陈川表示,今年是该集散中心的起步之年,将力争实现年进口鲜榴莲8000吨、贸易额突破2亿元的目标,同时将重点打通“中老班列+全程冷链”主干通道,完成泰国直采供应链的测试优化,为后续规模化运营夯实坚实基础。未来3-5年,集散中心将建成覆盖冷链仓储、保税加工、供应链金融的全链条平台,开发榴莲衍生品(冻肉、果泥、烘焙原料等)等高附加值产品,年开行国际冷链班列超400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