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吴亚飞
从冰箱贴到盲袋,从非遗美食到潮玩,今年中秋国庆假期,“成都礼物”用一份“带得走的成都”,让游客把城市记忆装进行囊。假日期间,全市22家“成都礼物”店铺售出1.6万件文创产品、接待88万人次游客。三国蜀将吧唧盲袋、《前出师表》旋转冰箱贴成爆款产品。
“成都礼物”作为成都市的特色文创品牌,旨在深度挖掘三国、古蜀文化、大熊猫等在地文化,借特色礼品传播文化内涵,带动相关产业协同发展,提升文旅经济的同时,让更多人感受到成都的城市魅力。
目前22家线下门店覆盖宽窄巷子、锦里、武侯祠、杜甫草堂、成都博物馆等热门景区与文博场馆。杜甫草堂文创产品设计师韩润鑫介绍,草堂内的“成都礼物”店假期内游客激增,门店结合景区特色,将锦鲤、潦草小屋制作成挂件,这些寓意满满的文创深受不同年龄阶段的游客喜爱。
目前“成都礼物”已构建起丰富的产品矩阵,经三批次遴选推出223件(套)获评产品,涵盖文博文化、非遗时尚、智慧科技、潮流玩具、蓉味手信等六大类别。
“核心是将成都分散的城市文旅IP资源,整合为统一的可消费IP矩阵。”“成都礼物”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选出的产品,精准对应成都三大核心IP——
首先是历史文化IP,以三国文化为核心,开发蜀将盲袋、《前出师表》冰箱贴,让“武侯祠IP”从景区符号变为潮流单品;以“交子”为灵感设计金融主题文创,激活成都跨越千年的金融基因历史记忆;“石犀”摆件则展示出千年城址未变的城市起源。
其次是非遗生活IP,将蜀锦、瓷胎竹编、扎染等成都非遗 IP转化为现代生活用品——蜀锦纹样时尚手包兼顾实用性与文化感,瓷胎竹编礼盒成为高端伴手礼首选,让成都手工美学融入日常。
最后是熊猫生态IP,突破传统熊猫玩偶形态,开发熊猫茶道盖碗、川剧变脸熊猫摆件,将熊猫IP与成都慢生活气质、川剧文化深度融合,形成独特的辨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