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温江花木天下卖——温江花木人在贵州发展纪实

http://www.scol.com.cn  (2016-01-26 16:35:45)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侯雯雯  

       以花为媒,以花谋求发展。在温江人的生活中,花卉、花木与此息息相关。以花木产业发展美誉全国的温江,在产业发展的背后,有相当一部分人却在埠外默默拓展着产业市场,为温江花卉产业发展起到推波助澜作用。2016年1月13至15日,记者随区花卉园林局工作人员赴贵阳筹备“温江(贵阳)花卉协会”,专题采访在贵州发展的温江花木人:文祥、郭堂成、刘桂芳等一批“老贵阳”的温江人,用他们不变的、质朴的乡音和勤劳智慧,诠释了温江花木人“温江花木天下卖”的豪迈历程。

 

他们是资源的“传输带”
  踏上贵州大地,有一种明显的感觉,虽然身处他乡,除了周围的环境陌生之外,但乡音、乡情,故乡情结在贵阳的一间普通饭厅内表现得十分强烈,感觉尚未离开温江仍然在那片热土地上。一到贵阳,这种从内心里涌动出来的感受,抵御了冬日的寒冷,温情似如春风般扑面而来。尽管室外寒气逼人,但乡音温暖着室内每个人的心田。
  “常驻贵阳的温江花木人有两百多人,与贵阳园林打交道的温江花木人不少于一千人。常在这边的人也有这种感觉,好像自己就在温江。”在贵阳扎根20多年的万春人文祥,一说到故乡,一提到温江,他连忙侧身掩盖了思乡之情。“温江人在这边多,家乡味浓,不太想。不过,路程不太远,三月两月还得回去一趟。父母健在,家乡就在。”
  身处异地他乡客,但为了产业发展,在座的20多个温江人却在当地以“主人”的身份扎根,把事业推向了常人难以想象的高度。作为温江(贵阳)花卉协会会长候选人之一的文祥,他俨然已经是十足的贵阳人了,绿化工程建设、苗木直销,是他在贵阳发展的重要途径。“贵州土地贫瘠,不适宜种植花卉,所以,温江花木便有了这个贵州大市场。”文祥说罢,又向大伙介绍近几年温江花木在贵阳的市场趋势,“每年至少有6亿多元的销售量。这只是初步估计,恐怕还不止这个数。”文祥说。据另一位资深的“贵阳人”,和盛镇人郭堂成介绍,温江花木之所以在贵州有市场,这么多人能扎根发展,资源优势是必然条件,更主要是花卉的品质高,价格适中,其它地方的产品无法比拟;再加上园林技术娴熟,造型独特,许多绿化工程都由温江人包揽。温江人做工程,苗木自然是从温江运出,贵阳与温江并不遥远,有高速公路相连,像一条产品的“传输带”,12个小时就运抵了,根本不影响花木生长。
  刘桂芳大姐是在贵阳的温江人中尊称的大姐,她今年45岁,在贵阳这片土地上处处留下了她艰辛创业的脚印。“十几年了,这一步走对了,既发展了自己也带动了他人。”作为万春镇子场镇的刘大姐,她个性鲜明,凡运抵贵阳的花木产品,大部分是镇子场的。她告诉记者,买货付款,为何不购买本家乡的呢,多尽一力,心里多一份安宁。刘大姐在贵阳也是如此待人,在贵阳的温江人有什么委屈,有什么烦心事,总要找大姐“排忧解难”。
       他们在贵阳市发展得如此之好,为温江花木外销找到了市场,用本次领队区花卉园林局副局长张阳的话说,高速路是两地联系的纽带,其实,他们才是真正的永不停止的“传输带”。
资源优势让他们在竞争中频频取胜
  不少身处温江本地的人并不太清楚,温江花木在肥沃的土地上生长,它的生命力和忍耐性极强,长江流域是它们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首选之地。在贵阳,这个正在开足马力建设的西南之城,正以快速发展的势头奋蹄疾驰。绿化是必不可少的配套项目。公园、道路、小区等,待绿化的区域数不胜数。记者在拥有1795平方公里的国家级贵安新区看到,这里将是贵州省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的示范区,目前,正在大力进行绿化工作。据说未能见面的来自温江的四川锦西园林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曾建伟在贵阳承揽了近亿元的苗木供应和绿化工程。在示范区的一处湿地公园──月亮湖旁边,一辆大型货车刚刚从温江抵达这里,桂花、海棠等多个品种塞满一车。在一旁的山坡上,身着本地民族装束的民工在挖坑准备栽树。“这里的绿化工程费总共有5亿多元,大多被温江人竞争到手了。温江人真是了不起!”当地一位知情人说。据了解,目前在贵阳一地,不包括贵州全省的温江花木人,有600余人,自建园林种植面积一万多亩,有资质承包绿化工程的承包商高达50余家,他们常年活动在贵阳市各区市县,为承揽绿化工程奔忙。“绿化工程都要招标,温江人一上阵,成功率比较高。这是因为资源优势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贵州省建筑设计院绿化所工程师付帮全介绍道。他进一步分析说,温江花木取胜于品质,近两年又在价格上胜一筹,同样的品种,同样的价格,甲方当然要选择质优价廉的温江花木。其中还有两个降低成本的优势,一是花木死亡率低于20%,而别的地方运抵过来的花木死亡率在40%以上。员工技能更是优势,每一个员工都身怀花工技能,不用特意指点,对各类品种的习性了如指掌,修枝剪叶、挖坑填土、灌水栽植,样样都会。“温江花工”在全国园林界响当当名不虚传。
  文祥告诉记者,他每年有5千万元的项目,为节省成本,员工全都从温江请来的,他们在长期的绿化氛围熏陶下,设计园林绿化的眼光往往有独特之处,这对提高温江花木人的形象起到了杠杆作用。文祥说,在贵阳,一提到温江花木,可以说无人不晓,无人不知。
  尽管发展一路顺畅,在贵阳待了20余年的郭堂成,仍然觉得心里空荡荡的。“比较散,缺乏集体观念和区域品牌意识,失去了不少‘吃’大项目的机会。”在他看来,几百个温江人撒在五百万人的贵阳市,像一滴水落在大海里,如果把力量凝聚在一起,又会为温江输出不少花木。
  据了解,目前,温江在贵州的花木人主要集中在贵阳市花溪区,园林种植大多用于苗木展示,当然也有例外。郭堂成在花溪区有全贵州省最大的园子,总量1500亩。在温江,这个面积只算是中小户,但在贵州,他算是超级大户了。“完全按照温江的种植方式搞,员工雇用当地人,培养了不少当地花工。”郭堂成说。他已在贵阳扎了根,一家子都在这边,儿子郭忠良刚从省农大毕业,即将接任他的老总职位。“先磨练两年,让年轻人上。”郭堂成的本意再明白不过了,在外的温江花木人必须由年轻一代来继承,温江花木才能持续发展。
不再单打独斗依靠团队力量
  温江区花卉园林局工作人员此次专程赴贵阳协助筹办“温江(贵阳)花卉协会”的消息在贵阳的温江人中传开,不仅赶来了不少在贵阳的温江人,甚至邛崃、彭山及南充的花木人也赶到座谈会现场“旁听”。在他们心目中,这个“家”也是他们的“家”。南充的黄兰珍30余年一人在贵阳“漂泊”,虽然如今拼搏出了自己的一片蓝天,但是依靠团队背靠“娘家”是她梦寐以求的大事。在贵阳的温江花木人何止不是这样想的呢?文祥说,他应该是最早一批来贵阳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其父因收一笔欠款来到了贵阳,并利用这笔钱租了两亩地种苗木,1991年年仅15岁的文祥子承父业,被父亲留在贵阳一人种植苗木。艰辛的创业之路由此开始。“学习是当时唯一消遣孤独的办法。”文祥提到这段经历,艰辛的创业岁月让他双眼发润,“当时,有个依靠就好了,少遭不少罪。”
  协会是“家”,温江是他们力量的依靠。此行筹办协会大家十分踊跃,程序、章程、选举办法,他们都想明白了。“抱团取暖”、“集体力量”、“拧成一股绳”。这些锵锵有力的语言从他们嘴里不断说出来,脸庞上那种激动的表情犹如流浪在外的孩子找到了温情的家。
       “区领导、局领导十分牵挂大家,希望在2016年春天把‘温江(贵阳)花卉协会’的匾牌挂在贵阳,多为温江花木作贡献。”张阳同样激动地说。据他介绍,贵阳之行是温江区花卉园林局实现温江花木天下卖的首站,接下来,将陆续指导在云南昆明、江苏常州、福建漳浦等全国8大版块花木主销区成立温江埠外花卉协会。
        “在外跑营销的温江花木人大约有5000多人,他们分布在全国各地,虽然很活跃但未形成拳头,在工程承包上,不显优势。如果他们以集体的力量出现在当地,效果肯定不一样。”张阳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今后,新成立的“温江(贵阳)花卉协会”将在温江区花卉园林局和当地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团结在贵阳的温江花木人,做好政府助手,为广大会员服务,为行业发展服务。同时,组织好对外交流,进一步倡导温江花木的生产标准和经营标准,不断提升温江花木在贵阳的影响力,进一步巩固温江花木价格在贵阳的话语权,从而促进温江花木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据悉,截至目前,已近30家花卉园林企业表示要申请加入该协会,温江花木人埠外的“家”即将为他们遮风挡雨。

(胡元跃    张建国)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