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从零到多 从企业到产业 新都区打造轨道交通产业生态圈

http://www.scol.com.cn  (2017-09-29 08:28:01)  来源:华西都市报  
编辑:林霜  

制图高翔

9月28日,新都,“2017国际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峰会”如约而至。来自全国轨道交通领域的企业、专家齐聚,共谋轨道交通产业未来发展。

就在峰会开幕一天前,成都地铁7号线正式空载运行。作为成都的首条环状线路,7号线共计配车44列,是截至目前成都地铁一次性配车最多的线路。这些在轨道上飞驰的列车,全都来自新都区,是资格的“成都造”。

然而就在3年前,新都的轨道交通产业还是一片空白。短短3年间,新都便实现“弯道超车”,让轨道交通产业从无到有、从零到多,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轨道交通全产业链。数据显示,目前已落户在新都的轨道交通配套产业已达20余家。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四川轨道交通整车装备制造的短板。

新都是如何做到的?探究其轨道交通产业成长轨迹可发现,一个新都样本已经浮出水面:立足“中优”、“北改”部署,以发展轨道交通产业作为建设“产、城、人一体化”城市新区的重要抓手,以科学规划为引领,产业新城为核心,产业链上下配套齐全、生产性服务业左右协同、基础设施功能配套齐备的思路,着力打造有机融合、良性循环的轨道交通产业生态圈。

一个企业

中车入驻石板滩

政府携企业创造315天“成都速度”

从新都区石板滩镇出发,开车不到10分钟,就能抵达中车成都轨道交通产业园。从马路边上看,白色厂房依次排开,一条试验铁路贯穿整个厂区。成都地铁7号线的44辆列车,就在这里制造生产。

而在3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农田。

2014年8月28日,中车成都轨道交通产业园项目落户新都。这是中车在西南地区布局的最大产业园;2015年8月20日,项目破土动工;2016年7月1日,中车一期项目实现投产;2016年9月22日,首列铝合金A型地铁车辆正式下线;2017年8月31日,7号线44辆列车生产全部完成。

从项目开工到投产,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从开工到投产315天的“成都速度”。经过两年多的发展,中车已形成年生产、维保地铁车辆1000辆的能力。未来成都的城际动车、城轨地铁、有轨电车、磁悬浮等新制式车辆本地化制造均要在此进行。

这股成都速度的诞生,除了企业自身实力外,新都区快节奏高效率的政府服务也功不可没。由于中车项目是新都引进的第一个轨道交通项目,为了保证项目拉得来、落得下、推得动,新都在拉动投资、推进项目落地上启动了“253工作机制”。

在此工作机制下,每一位参与中车项目的人都有明确的任务。新都工业区管委会企业服务中心的台账,以表格形式记录着每个阶段中车产业园项目的推进情况,工作人员平均每天都要跑一趟工地,加班、周末到现场协调问题是家常便饭。

企业有心,政府用心,中车成都轨道交通产业园茁壮成长起来。与此同时,新都也在成都的轨道交通产业中迅速占据一席之地。根据《成都制造2025规划》,成都的轨道交通产业要形成“一校一总部两基地”的发展格局。而新都,正是其中一个基地。

一个集群

从零到多的产业实践

新都走在轨道交通产业的第一方阵

在“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轨道交通产业被列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同时,四川省也将轨道交通产业作为七大优势产业来重点发展。发展轨道交通,对于区位优势良好的新都来说,无疑将提升区域内的产业优势。

在中车项目落户新都前,新都的轨道交通产业还是一片空白。然而,短短三年,从零到多,新都区通过领军企业带动牵引,构筑起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新都深谙此道。为此,新都区开展规划大会战,在石板滩工业集中发展区高标准规划了27平方公里的天府动力新城,明确将轨道交通作为新城的主导产业突出发展。同时,做强龙头企业,支持中车成都公司实现能级提升。另一方面,以整车项目为牵引,瞄准轨道交通九大核心技术和十大关键零部件,大力实施精准定向招商,推动产业成链集群发展。

为了让更多的发展要素落地,新都区还按照政产学研多维协作理念,与西南交通大学共建“高速铁路运营安全空间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与电子科技大学共建“新都智能制造协同创新中心”。

通过“筑巢”行动,与轨道交通产业相关的“凤凰”们已经飞来。记者了解到,目前包括今创集团、新誉庞巴迪、中车时代电气、纳博特斯克等行业标杆在内的20余家配套企业已经落户,总投资超过130亿元,其中今创等9个项目开工建设。与此同时,北京鼎汉技术西南研发中心、新誉集团西南技术中心已落户新都,中车西南研发中心建设整体方案已经确定,力争年内落地。

今年4月底,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明确将轨道交通作为全市的五大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对于新都来说,这意味着未来成都的经济地理格局将被重塑。在轨道交通产业上,产业链集群显现的新都,已经走在全成都市轨道交通产业的“第一方阵”。

一次提升

打造轨道交通产业生态圈

新都天府动力新城已破土动工

今年7月,成都市召开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强调要坚持以产业兴城为核心构建产业生态圈,营造良好产业发展环境。同时,成都也打破圈层结构,让传统意义上的“中心城区”扩容。

究竟何为产业生态圈?有专家这样描绘,区域内产业发达、人才集聚、功能完备、设施现代、环境优美、出行方便、自然风光秀丽、人文气息浓郁、社区充满活力……

对于新晋的“中心城区”新都来说,如何打造有自身特色的产业生态圈?记者了解到,新都区已经确立了“产业园区就是城市新区”的理念,围绕轨道交通制造、研发、试验、检验、教育、租赁、后服、消费、文化“九大环节”,着眼研发设计和增值服务“两个高端”,以共享、匹配、融合为原则,推动轨道交通产业生态圈聚链成网、加速集成。

今年4月中旬,天府动力新城在石板滩镇破土动工,这个集产业、生态、人居为一体的园区,或许就是新都产业生态圈的“样本”。在产业发展上,新都将主动破除“码头意识”,坚持以产业链垂直整合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围绕产业链和产品链两个链条,以提升本地配套率为目标大力开展链条招商、协同招商和功能性配套招商。

在生态人居上,加强色彩、天际线、绿化景观、建筑风貌等设计,突出轨道交通产业特点和客家文化底蕴,打造功能配套完善、彰显文化风貌、体现生态宜居的产业社区。同时,优化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加快建设天府活力公园,力争引进新鸥鹏巴川学校等优质教育、卫生机构落地,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殷航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