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幺店子”巡逻队、“基根道”劝导小组……成都新都区这个街道农村防疫有一套

2020-02-03 15:10:16来源:四川在线编辑:林霜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张红霞)2月2日,成都市新都区新都街道33个涉农村(社)的132支“幺店子”巡逻队,一早就在田间地头转悠起来。328位队员深入到每间“幺店子”,查看有无人员聚集,暗访有没有小卖部、小茶馆等农村“幺店子”悄悄营业。从大年三十至今,他们已经劝阻了群众聚集296次。

做好农村区域防疫工作,新都街道深入研判农村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制定了一套农村防疫的“组合拳”,从实施10天的效果来看,这些办法颇有成效。

办法一:

“三联+”发挥2461名普通党员积极作用

新都街道33个涉农村(社)共有普通党员2461名,怎么能够在抗疫一线,调动、发挥好这支“铁军”的作用?

他们有一个好的党员联系群众机制“三联+”——以街道党委为核心、党支部或党小组为主体、党员为骨干,通过党小组全覆盖联系群众,形成一张定向定点的工作网络,快速实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达到信息畅通、解决问题的效果。

2461名农村党员亮明身份,走进定向联系的群众家中,摸排情况、宣传防疫知识、收集群众诉求,为农村散居院落疫情防控工作有序推进保驾护航。

1月26日至28日,新都街道共走访、排查7965户农户,精准掌握177名农村区域居家观察人员情况,收集“农村私自交易活禽如何处理”“农村红白喜事酒宴能否举办”等群众意见建议36条,目前已处理解决28条。

在“三联+”机制推动下,党员们带动退役军人、热心群众、青年学生等群体也加入到抗疫队伍中,对农村散居院落进行全面消毒,摸排消毒死角216处,组织对临时菜摊、垃圾房等公共区域进行消毒,确保防疫全覆盖、消毒无死角。农村居民也行动起来,自发清理房前屋后垃圾、污水沟。

办法二:

组建“幺店子”巡逻队、“机耕道”劝导小组

家住新都街道高筒村的经营户舒祥明,在正因富强市场经营活禽点杀已经15个年头。春节前夕,村委会征求他的意见——能否歇业应对防疫?他积极响应,第一时间停止了营业,还现身说法带动周边同行平稳歇业。

在农村,小卖部、小茶馆、小摊点等最容易聚集人,被称为“幺店子”。在田间地头的机耕道,也往往成为人们耕作之余,碰头闲谈的地方。

“我们把‘幺店子’‘机耕道’作为劝阻农村居民聚集的节点,组建了巡逻队和劝导小组,一方面宣传戴口罩、消毒等防疫知识,一方面劝导经营者歇业、聚集者赶快回家,疏散人群。”新都街道党工委书记姚勇介绍。

新都街道辖区有85个商品楼盘、农民集中安置区,由于组织动员好,城市社区居民自发捐赠医用口罩2000个、消毒肥皂1140个、消毒酒精1吨。农村散居院落口罩缺乏,群众焦心,这些巡逻队、劝导小组又变身“防疫物资发放员”,给在家中避疫的村民送去急需的防疫物品。

办法三:

建立农村居家观察人员台账,精准帮扶

“张阿姨,您先去做饭,有事随时打电话哈。”农村居家观察人员服务志愿者秦涛微笑着挂断了电话,“张阿姨”是一名居家观察人员,因为外出买年货出现了发热症状,在自我隔离。2月2日上午,她请秦涛帮忙代购药物。

从1月25日起,以秦涛为代表的10名志愿者通过招募参与到新都街道防疫工作中,对居家观察人员进行心理疏导。

新都街道依托“三联+”党员联系群众机制,精准对接177名农村区域居家观察人员,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每日登记居家观察人员生活物资需求,订单式提供日常生活用品采购服务、心理咨询服务、健康防疫知识宣传服务,动态收集居家观察人员反馈的多元化问题,形成问题台账,上报党支部,由党支部快速协调各方力量帮助解决。

在第一轮排查中,有些农村集中安置区的村民外出不在家中,新都街道想了一个妙招——由物业管理机构根据前期户外抄表的水电气数据,来做对比,数据有变化就说明家里有人了,可以上门走访了。这个小妙招,使多个农村集中安置小区的入户摸排效率大为提高,对准确掌握居家观察人员情况大有裨益。

(辛轩供图)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