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一座城 当大美新津遇上“大国工匠”

www.scol.com.cn (2019-04-29 14:23:47)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林霜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方炜) 一个人,一座城,就如两条直线,或许平行、没有交集;或者总有一天,两者交集,就会发酵出一段不同寻常的故事。今天故事里的主人公名叫李云鹤——“大国工匠”殊荣获得者。而与他产生羁绊的城市就是新津。

倾心一件事,干了一辈子,这就是李云鹤最好的写照。80余岁高龄的他,始终坚守在文物修复保护第一线,被誉为中国“文物修复界泰斗”。他是国内石窟整体异地搬迁复原成功的第一人,也是国内运用金属骨架修复保护壁画获得成功的第一人。

他的“筛选壁画修复材料工艺”荣获全国科学大会成果奖,“莫高窟161窟起甲壁画修复”“敦煌壁画颜料X光谱分析及木构建筑涂料”两项成果荣获国家文化部一等奖。他立足莫高窟,足迹跨越北京、新疆、青海、西藏等九个省市,修复壁画近4000平方米,修复塑像500余尊。

新津,山不高而堆绿叠翠,水不深而蕴秀吐雅。这座自北周定名以来,1460年没有更名的城市,蕴藏了太多的故事。诗圣杜甫在这写过诗,盛赞:“西川供客眼,惟有此江郊”。陆游在此流连忘返,因酷爱新津韭黄,也挥笔写下:“新津韭黄天下无,色如鹅黄三尺余。”就连新津的修觉山也跻身《中国名山录》,在传世名画《蜀川胜概图》中出现过。而新津的名胜古迹,就更充满了传奇,这里有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纯阳观,也有老子卧牛的老君山,更有九峰环卫营拱,如“莲华接翠”的观音寺。

当这样一位大国工匠,遇上新津这座城市,又会产生怎样奇妙的化学反应呢?

让李云鹤与新津结缘的,就是闻名遐迩的观音寺。观音寺始建于南宋时期,后毁于元代战火,直到明代有高僧碧峰、福宾二师,披肝沥胆,四处募化,又重修观音寺。

观音寺的毗卢殿,其左右两壁的明代壁画被誉为观音寺的“镇寺之宝”。壁画的线描技法,娴熟地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兰叶描、铁线描、钉头鼠尾描等,画工用意轻灵慧巧,技法运用游刃有余。

菩萨身上所披之雪白细纱,皆用珍珠粉勾勒纱纹线条,精心描绘出蛛丝般微妙的衣饰细节,具有轻薄透明、如沐春风的质感,令人叹为观止。大幅画面则以朱砂、石绿为主,并运用沥粉贴金,既庄重富丽,又灵动酣畅,俨然一派曹衣出水、吴带当风的大家风范。

寺中另一处为世人称道的艺术珍品,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全景深浮雕。其中最为世人赞不绝口的飘海观音雕像高约2.5米,主体部分均为重彩鎏金,手持净瓶,足踏巨鳌,置身在烟波浩瀚的南海普陀山中。周围还如众星拱月似地点缀着数十尊菩萨眷属,他们各驭奇形水兽,亦出没于海涛峰谷之间,与飘海观音的主体塑像交相呼应,形神俱妙,呼之欲出,令观者大有身临其境之感。

但岁月易逝,光阴难在。历经时间的洗礼,作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观音寺,壁画、塑像、建筑均出现不同程度险情,亟需开展抢救性保护修复工作。

在这样一个机缘下,文物修复保护专家、被誉为敦煌修画第一人、80多岁高龄的李云鹤先生来到新津,坐镇观音寺,亲自操刀修复工作。

此次修复工作建立在现场勘察、无损探测、实验分析基础上。文殊菩萨塑像首期修复历时近3个月,主要包括更换塑像内部被白蚁蛀蚀朽坏的主骨架和对塑像头部进行拼接修复还原。

几十年的工作实践中,李云鹤形成了一丝不苟、严格要求、精益求精和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并且将其渗透融入每一次修复保护工作中。

在观音寺的修复工作中,他仍然坚持亲临一线,一边自己动手修复,一边指导年轻人工作。他对文物修复极端负责的态度和对年轻人无微不至的关怀,使每一个参与修复人员都心生敬畏。

经过李云鹤和团队人员的辛勤劳作,不仅进一步推进了观音寺塑像、壁画和古建保护修复工作,也极大促进观音寺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让观音寺更好地展示在世人面前。

而这也正是新津“公园城市+全域旅游”的触角延伸。通过恢复重建文化名胜,加强文物古迹保护利用,重塑新津“梨花季”品牌,打造时尚优雅的文化体验场景和旅居生活场景等一系列手段,新津把文化作为城市最为持久、最具魅力、最有价值的特质和符号,再现诗圣杜甫笔下“西川供客眼,惟有此江郊”胜景。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