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做优配套到创新服务 成都成华营商环境建设持续升温

www.scol.com.cn (2019-05-06 16:06:19)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林霜记者:钟帆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钟帆)2月11日,春节后上班第一天,成都发出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先进城市的“动员令”,将营商环境建设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站在“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的新起点上,成都市各区(市)县有何新举措新动作呢?最近,记者走进中心五城区之一的成华区进行了探访。透过世界500强企业雪松控股集团接连与成华区签下东站城市TOD综合开发、供通云西南总部多个投资合作项目,感受大批智能智造、新能源等企业加速向这里聚集背后的“成华魅力”和营商环境建设变化。

【改善环境】

高端配套设施加速建设

3月5日,成都市首个“产业功能区人力资源服务站”在成华区龙潭新经济产业集聚区正式挂牌投运,可为园区企业、人才和辖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和市场化服务,也为成都市“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探索相关运营机制。

近年来,在提升国际化水平和做好企业、人才服务上,成华动作频繁。去年6月,鹏瑞利国际医疗健康中心在成都东客站枢纽经济发展区开业。以全新的“医疗商业综合体”模式运作,入驻的康复机构、基因检测机构、月子中心和医美机构均显示出,不仅是产业的集聚,该中心还将通过更先进的医疗理念和国际化的诊疗手段,探索弥合现有医疗体系与人的更高需求之间的距离。

成都东客站枢纽经济发展区管委会副主任叶茂是引进该项目的参与者之一。在他看来,该项目是成华优势和新机构需求的“一拍即合”:在国内尚处于探索期的医疗商业综合体业态需要一个更大的市场,而成华也想借此为“枢纽+”探索更多可行模式。“目前,顾连护理站已成为成华区和美社区国际化配套的特色之一,专业服务与公益性服务相结合,且能与位于东客站旁的顾连康复医院联动服务。”叶茂说。

今年初,围绕“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和“五聚焦、五个新”,成华明确了着力打造彰显现代化、国际化形象的“成华厅堂”。这是成华区为营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完善生产服务体系,加快推进产业生态培育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优化功能区生活配套,突显宜居城市特质重要一招。

“成华之前确实存在配套不足的问题,在医疗资源、教育资源上,与重要城市相比存在差距。”叶茂坦言。反过来,在这些领域正是成华的后发优势,这有助于高标准的配套项目加速落地。

距离鹏瑞利国际医疗健康中心不远,渥太华公办国际化学校项目带动的是一个国际化学校教育集群的成型。这个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亿元的项目已于春节后开工建设,包含了中学、小学、幼儿园3个教育机构,学校的公立性质使其主要服务于当地居民。

从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经验来看,宜居城市三个核心要素:具有竞争力的经济,可持续的环境和高品质的生活。

目光转移至成都成华区,加速国际化配套,不仅提升了市民生活的品质和便利性,达到“留人聚才”的目的,而且为营造国际化营商环境打好基础,进一步吸引企业入驻,推动成华高质量发展,构建以总部经济为龙头牵引、以新经济为主攻方向、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支撑、以楼宇经济为主要形态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简化审批】

超九成事项“仅跑一次”

优化营商环境不仅仅是硬件环境建设,在涉企事项上,成华对标国际先进标准,构建起了一套“市场化、便利化、法制化”的企业服务机制,不仅用配套打破企业进入成华的第一道门,同时也为企业快速开业、展开经营活动打开快速通道。

办理企业营业执照变更时,成华民营企业负责人王小红切身感受到了一次“贴心高效”的服务流程——本来特意请了一天假的她,却不到30分钟就办完了全部手续。她不由得感叹,“几年前我第一次办证先后排了4次队,跑了几趟才走完程序;现在提前预约,到一个窗口30分钟办完全部手续,感到一身轻松、心情舒畅。”

查阅《成华区“仅跑一次”目录清单》可发现,在657项审批服务事项中,604项审批服务事项仅跑一次,占总事项的比例已达到91.93%。据数据显示,到2018年末,成华区“马上办”事项比例达37.9%、网上办比例达100%、一次办比例达86.68%、181个事项实现就近办,审批服务效进一步提升。

而这些数字上的变化,都得益于“再造”审批服务流程。

在成华区政务服务中心,可以看到由原分设的区规划分局、区建设局部门窗口集中而来的“工程建设项目综合服务窗口”,水、电、气、通信等涉企公共服务窗口也已悉数进驻。据该中心工作人员杨崟介绍,这样做的好处是,进行工程建设项目相关事项登记,在不存在材料错漏的情况下,办事人员仅需到窗口完成送件、取件两次即可,帮助他们少折腾、少排队。

2月15日,成华区行政审批局专门召开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专题培训会,邀请来自各部门、街道、平台公司等的工作人员参加培训,推进“一口接件、一表申请、一号管理、一窗发证”落到实处,进一步提升办事效率。

在新的需求下,成华区建立了及时高效的沟通联系机制,目标是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而在区行政审批局的牵头下,工程建设项目机构也被纳入了下一轮改革的框架内:包括编制中介服务清单,明确中介服务流程、时限、收费方式和标准,完善中介服务管理平台基础数据库建设,建立中介服务机构信用评价管理制度等。

【创新服务】

以企业需求为服务导向

发力新经济的成华,还将眼光放得更加长远。企业落户是第一步,但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激发创新潜力,实现企业与城市共赢。

在龙潭总部新城,管委会企业服务科科长雷勇胜刚参与策划了一场针对园区企业的融资对接会。他们将政府、企业与银行、投资机构聚集在一起,当天就帮助企业实现1000余万融资。在组织多场人才招聘服务会之后,这是他们为服务企业做的又一项工作。

龙潭总部新城是成华区专门以新经济为主题的产业园区。经历从无到有、白纸画图,龙潭总部新城与新经济都有着巨大的探索空间,更多的创新机制被用来服务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遇到的各项问题。这对于以创新企业居多的新经济企业而言,显得格外重要。

该管委会营销策划部负责人杨晓梅对此感触颇深。她发现,新经济企业推动一项创新时,往往涉及到许多制度许可,企业很难以自身的力量进行协调。他们现在做的是,在制度没有完善的领域,提供更为周到的服务,从政府的角度来帮助企业解决各种困难。

在创新服务方面,龙潭总部新城根据《成都市成华区工程建设项目“区域评估”实施方案》,率先在功能区试点实行“区域评估”制度。这意味着,工程建设项目评估评审将由“单体评估”变为“区域评估”,由企业申请后评审变为政府提前服务,节约企业审批时间成本。

为更好地服务企业,龙潭总部新城还探索了许多新的机制,例如由相关机构牵头的“定点联系制度”、负责优化楼宇服务的“楼宇专管员”等。

聚焦企业需求,培育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成华区此前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包括“成华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99条”“民营经济33条”“成华英才计划16条”“促进产业集聚区发展42条”“促进楼宇经济发展14条”等激励政策措施,涉及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方方面面。“不管是世界五百强企业还是跨国公司还是独角兽企业,哪怕是一个科技型的初创小微企业,只要到成都,到我们成华来,我们都欢迎,并做到三个坚持: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成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图片由成华区委宣传部提供)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