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郫县战旗村飘扬改革的战旗

http://www.scol.com.cn  (2016-09-18 11:06:23)  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侯雯雯吴璟  

位于成都市郫县唐昌镇的战旗村,利用自身禀赋发展观光农业。图为环绕村民住房的薰衣草基地。 张长明 摄(视觉四川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吴璟

“还有34天。”9月14日,成都市郫县唐昌镇战旗村,林根志扳着手指算起了日子:下个月18日,他年满60岁的母亲,每个季度就可以领到150元“村福利金”。

在战旗村,年满60岁的老人每季度都可以领到一笔福利金,随着年龄增长,金额也会增加,8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领180元。对于一个村庄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放在10多年前,根本不敢想。

战旗村位于成都西郊,曾是一个纯粹的农业村,尽管地处成都平原,自然条件优越,但在传统小农经济模式下,始终温饱有余,富裕很难。

跨越的力量来自改革。

2003年,战旗村从“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破题。按照当时的方案,每家每户退三分地,交给村上统一经营,取得的收益集体留一部分,剩余再分配给各家各户。

自从把家里的6亩多土地交给村里流转后,林根志和家人就很少过问,每亩每年还能领800元租金。此外,林根志在村上的化肥厂打零工,每个月有两千多元的收入,几项加起来,家庭年收入超过3万元,比以前种地强多了。

这只是个开始。2007年8月21日,战旗村新型社区动工。通过整理复垦村民原有的宅基地、院落等,新增440.8亩土地,其中215亩用于安置村民及基础设施建设,还有225.8亩土地“置换”了9000多万元资金。当地利用这笔资金,修建起了新型社区,林根志分到了两套房子,“全部用上了天然气和自来水。”

三年后的夏天,战旗村谈成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生意:四川大行宏业集团有限公司和北京东升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利用村里在土地整治中预留给集体经济组织的23.8亩集体建设用地,在当地投资建设“成都第5季——战旗生态田园村”项目。

这也让林根志小赚了一笔。除了定期领取项目用地的租金分红外,随着游客增多,林根志还摆起了摊摊,“专卖特色手工艺品,多的时候一天能收入三四百元。”

此后,村上组建了多个合作社,土地集中速度明显加快。林根志也从村里频繁召开的动员大会中觉察到,更大的变革似乎不远了。

2015年9月7日,四川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第一槌”在战旗村敲响,该村13.447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挂牌成交,标志着四川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这一宗地收益705.97万元,让战旗村集体资产一举突破2000万元。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荷包也不断鼓起——战旗村首宗地出让后,人均现金分红520元,此外,人均股份增值2600元。

工资收入、财产收入、生意收入……林根志一家年收入超过8万元。纵观每一次收入的增长,背后都有改革之手的推动。如今的战旗村,已成为四川农村改革的一面“战旗”。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