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羌村走下“云朵”七年间

http://www.scol.com.cn  (2016-12-29 07:53:08)  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侯雯雯记者:徐虹 钟振宇  

羌式风貌改造后的直台民居。

2015年,直台村村民载歌载舞庆祝羌历年。

直台村风貌改造后全景图。邛崃市委外宣办供图

2015年11月19日,村民在家门外烧柴烤火。

2016年12月21日,村民在家里用天然气取暖。

2009年秋,作为汶川地震灾后唯一整村跨区域迁徙内地的少数民族村落样本,直台村来到了南宝山镇——

□本报记者 徐虹 钟振宇 陈婷 文/图

12月25日上午10时许,成都邛崃市南宝山镇直台村上空,喜庆的唢呐和羌笛声久久萦绕,一场羌式婚礼正在举行。

新人是村里的羌族小伙和邻近的汉族女孩。类似这样的跨民族婚姻,在总人口仅440多人的直台村,已有20多对新人喜结良缘。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摧毁了阿坝州汶川县龙溪乡直台村羌族群众的家园。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下,2009年秋,作为汶川地震灾后唯一整村跨区域迁徙内地的少数民族村落样本——“云朵上的民族”直台羌村降落南宝山镇。

7年来,直台村的新生经过了怎样的历程?本报记者去年至今三次深入直台村,探寻一个“阿坝羌村”到“成都羌村”的变迁。

A

生计之变

从种植土豆玉米、上山挖虫草等药材,到改种茶叶蓝莓、发展乡村“羌家乐”,村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滋润起来

12月21日,时隔1年,记者再次驱车前往南宝山镇直台村。

车行盘山公路,两旁印有“2016南宝山蓝莓旅游节”字样的宣传旗迎风飘扬,诉说着今年初夏旅游节的盛况。进入直台村,站在高处向下俯瞰,上千亩绿油油的蓝莓点缀山间,冬日的南宝山生机勃勃。

土黄色的外墙、屋顶放置的白石、随处可见的羊图腾标识……2009年拔地而起的连排农房,已缀上浓浓的羌族元素。

2009年,广东援建专家组论证认为,汶川特大地震后,原址已不适宜再重建。我省采纳意见,作出了直台村整体易地安置的决定。

“搬迁是政府主导,但征求了我们意见才实施的。”直台村村支部书记陈学平回忆,当时村里选派了10位村民代表前往南宝山考察,大家考察后倾向于“搬迁”。随后,村里

召开动员大会,给不愿离开故土的年长村民反复做思想工作。

少数服从多数,直台村村民在当年5月整体搬迁到邛崃市鲁川小区临时安置点。当年秋,正式搬进了现在的新家——一处在废弃国有农场上新建的永久安置点。

“地震前,我们‘靠山吃山’。”70多岁的原村支部书记李水清说,老直台村位于川西高山峡谷地区、一座海拔2500多米的二半山上,村民主要种植玉米、土豆、白菜等作物,散养猪、牛、羊等牲畜;每年初夏,家家户户都上山采挖虫草等药材。

“永久搬迁后,羌族受灾群众面临的根本问题是生存和发展。”已在南宝山工作9年的镇党委书记杨永胜回忆说,搬迁到新村后的最初三年,政府每月补助每人60元钱、30斤大米、6斤食用油。

为了帮助新直台村发展产业,政府提供了人均约2.5亩土地,绝大部分种上了老川茶。但由于土地肥力欠佳、品种换代成本高等原因,茶园效益未见起色,村民陷入“迷茫”。征求大家意见后,地方政府引入农业公司,按每年每亩400元的标准,流转千亩茶园,并季节性吸纳村民务工,每人每天80元报酬。

几经探寻,农业公司如今已找到了更好的发展出路,陆续将茶树改种为经济价值更高、更适宜当地种植的蓝莓。

直台村夏天气候凉爽,又是距成都最近的羌村,打造民俗休闲旅游产业成为当地政府和村民共同愿望。去年,政府启动民居羌式风貌改造,5户有眼光的村民同步开展了住宿改造。借力今年的蓝莓旅游节,这5户村民的“羌家乐”在暑期旺季实现了“一床难求”。

“我们家共腾出了7间房14个床位,夏季营业毛收入7万多元。”村民陈学平给自己的店取名“迁徙羌家”,客人来了吃住每天人均消费120元,不仅能品尝到猪膘肉等羌族传统美食,还能免费观看羌族歌舞表演。

据初步统计,明年直台村将有近30家“羌家乐”对外营业。“我们将开展规范化培训,并考虑成立自治协会统筹管理,避免村民恶性竞争。”杨永胜说,蓝莓种植采摘+羌村休闲避暑,直台村正在探索一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致富道路。

B

生活之变

从捡柴取暖到天然气做饭,从自给自足到大搞商品流通,村民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慢慢迈向现代化

犹记得2015年11月,记者前往直台村的时候,村民家家户户都在自家门口烧柴烤火取暖。今年再去,这样的场景已然不见。

原来,去年12月底以前,天然气管道已进村入户了。

陈学平说,高山居住的羌人一直有在家围着火塘烧柴取暖、做饭、聊天的生活习惯,南宝山海拔虽低了1000多米,但冬季潮冷,村民取暖的需求并没有降低。

7年前搬迁过来后,直台村村民的生活燃料主要来自电和煤气罐,“做饭都觉得成本高,更不敢用来烤火了。”村民岳金秀说,和老羌寨不同,安置小区建的是现代小洋楼,不适合在屋内烧柴。前些年,村民们只得在屋外搭起火塘或柴灶,烧柴取暖做饭。后来,茶园改种蓝莓,山上的柴火资源也愈加稀缺。

在2015年成都市两会上,陈学平以市人大代表的身份,反映了村民期盼用上天然气的愿望,市领导唐良智听后当场拍板支持。8个月后,天然气从山下通进了位于山上的直台村。“政府花了1800多万元,这是对灾区移民的特殊厚爱。”陈学平欣慰地说,“定点帮扶我们的成都市民宗局还为每户送来了燃具。”

不止是取暖方式。事实上,7年来,村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在悄然改变着。

在老直台村,村民分散居住在山头上,吃水不用钱,门前屋后栽种的土豆玉米不仅作为口粮,还用来喂猪,“猪屠宰后做成猪膘肉挂在家里风干,随时可以割下来吃。”在李水清眼里,老直台村村民过的是“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

到南宝山后,村民集中安置居住。起初,小区化管理让不少村民感到不适应,一些村民不愿缴纳水费。

为此,村干部挨家挨户做宣传:“以前我们直接引山泉水是不要钱,但到了冬天管道冻结、胀裂;现在水务公司派工人驻村管理维护,从来不断水,工人每年工资一万多元,你说该不该缴……”就这样,村民逐渐树立了用水要付费的生活理念。

吃猪膘肉,是羌族的饮食习惯,但住小洋楼后,大家都没法在房前屋后养猪。

响应村民诉求,镇政府在小区旁兴建了一栋猪舍。然而后来,村民发现,南宝山气候很潮湿,没法制作猪膘肉。

如何把家乡的滋味留在舌尖上,而不只是在记忆之中?不少直台村民联系汶川亲戚,捎来一些猪膘肉食用。罗云五说,不仅是猪膘肉,老家的烟叶、咂酒、羌绣线材,都可以在市场上买到。

在直台村采访,记者不时看见一些农妇在院坝或客厅绣制羌绣。

不再砍猪草、不再捡柴火,一些年龄偏大、外出就业无优势的村民,有了更多时间绣羌绣。把握这一变化,成都市民宗局因势利导,聘请专家专门为直台村设计了一批市场畅销产品,定期进行产品收购,增加村民收入。“从自给自足到商品社会的生活方式转变,不仅解放了劳动力,更重要的是增强了村民的市场经济意识。”在陈学平看来,这是走出大山的羌人必须掌握的生存之道。

C

传承之变

从保存传统到民族间交流交融,从无一个高中生到培养出大学生,直台羌村发展充满生机

文化是人对自然的一种适应。

老直台村羌族人口超过99%,由于交通闭塞,是我省羌族传统文化和羌语保护最完好的村落之一。搬迁到内地汉族聚居区后,直台村的羌文化将走向何方,成为学者研究关注的重点。

得知记者的到来,吹了40多年唢呐的乐师李忠庭,主动拉着记者到他家参观存放的唢呐、羌笛等乐器,村里80多岁的释比陈兴明也拿出了皮帽、羊皮鼓和其他法器让记者欣赏。

邛崃市民宗局局长余麒认为,老人如此热情主动的展示行为,其实流露的是他们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担忧。“环境变了,文化保护的条件也变了。”李水清说,以前村民山上砍柴、放养牲畜,都会情不自禁地唱山歌、喊号子,现在基本上没有人唱了喊了,年轻人也不愿意学习传承。

地震前,直台村共有四位释比,其中两位已过世。作为健在者,陈兴明对村里释比文化可能面临的失传非常担心,一直在动员说服自己的大儿子继承这一传统职业。

政府也高度重视直台羌村的文化传承。在成都市村级公共服务资金支持下,村寨中的祭祀塔、感恩塔、聚宴台等文化基础设施陆续建成;邛崃市民宗局筹集20多万元,从阿坝州采购释比道具、羌族乐器等物品,通过专家培训、务工补助等方式,在直台村培育了邛羌艺术队,还走进了四川卫视的演播大厅表演。“一方面注重保存民族文化特质,另一方面也注重民族间、文化间的交融发展。”李水清说,如今直台村的羌历年、羌族婚礼仪式,村民的服饰、饮食等习惯,都融入了一些内地元素,邻村的汉族村民也到直台村山神庙参加祭拜。

爱好羌族文物收集的直台村村民陈学龙,则在省市文化部门和地方政府支持下,在南宝山下的火井镇办起了免费向公众开放的“尔玛民族博物馆”,馆内设立了陶器、服饰等12个展示厅和羌文化传习所。

在党委政府的教育引导下,南宝山羌族和汉族群众间尊重差异、团结互助。

火井镇双童村村民义务向直台村羌民传授猕猴桃等种植技术,直台村民则在采摘季帮忙搬运。在年长村民的印象中,老直台村过去没有和汉族通婚的历史,而现在已迅速扩大到20多对了,一些羌族和汉族家庭的孩子还“打起了干亲家”。

“我们鼓励村里小孩在家说羌语,下山读书学好汉语、说好邛崃话。”在陈学平眼里,无论生产生活、文化习惯怎么变化,迁徙南宝山后,直台羌人受益最多的是孩子教育条件和家长思想观念的改变:“地震前村里没有一个高中生,现在已有了十多个,而且还诞生了大学生。这才是直台羌村发展的希望所在。”

专家视角

发挥移民主体意识促进交往交流交融

耿静:省羌学会副会长、省民族研究所研究员

直台村的移民属于灾难移民类型。作为一个少数民族群体,整村搬迁到内地汉族聚居区,这是人类学、民族学领域研究的珍贵样本。其适应过程及未来发展,对于做好新时期民族工作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与参考价值。作为一名汶川籍羌族社会文化研究者,这些年我有幸见证了直台村的发展变化,对移民进行相关研究。

直台村的搬迁是政府主导的,但村民在适应过程中发挥了主体作用。几年来,在党委政府的关怀下,这些移民展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克服了种种困难,现在有了更多的发展选择和生计出路。比如,乡村旅游的启动与发展让村民干劲十足,对未来充满希望,开始走上致富之路。事实证明,只有主观上主动适应,积极调适好心理,移民才能够更好地融入新生活。

文化根植于土壤。一方面,直台村村民的文化认同感很强,努力地保护羌文化,特别是随着旅游业兴起,村民非常希望对羌族文化的保护有益,这种积极性值得保护和鼓励。另一方面,要以发展的观点看待文化,在生存地域和环境变化后,我们不能僵化地看待文化传承,要求照搬地震前的饮食、服饰、祭祀等习俗,而应该用一种开放包容的态度,看待他们走出一条民族文化的保护之路。

建议政府继续关心这部分群众的生产生活,特别在文化保护传承方面进行系统性的规划和投入,同时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把南宝山打造为各民族携手奔小康的和谐之地。

(本报记者 钟振宇 整理)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