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成都城斜向之谜”:3000年前成都街巷布局就是斜的

www.scol.com.cn  (2017-11-06 08:34:09)  来源:华西都市报  
编辑:林霜记者:黄勇  

成都平原:从沼泽地到居住之地

到青城山游玩的人,稍微细心一点就会发现:路边岩层里有贝壳!与贝壳融为一体的是无数细石子,就像公园里的碎石路用的小鹅卵石。

难道青城山是从海里冒出来的?非常正确。

地质学家告诉我们,很久很久以前,四川盆地是一大块陆地。从5亿多年前到3.7亿多年前,因地质板块运动被挤压而不断下陷,海水乘势涌入,成了海洋盆地。

从3.7亿多年前到2.7亿年前,西边的龙门山地槽继续下陷,其他地方慢慢上升,露出海面成为陆地。这似乎松了一口气,没想到从2.7亿年前后,又下陷成了海洋。

到1.9亿年前,盆地四周边缘逐渐隆起成山,被海水淹没的地区又上升成陆地,由海洋盆地转为内陆湖水盆地。几乎整个四川盆地都是湖水,被称为蜀湖。

7000万年前,发生了又一次强烈的地壳运动,盆地四周山地继续往上噌噌噌地冒,蜀湖水面积急剧缩小。

大家知道甘肃敦煌市沙漠里的月牙泉吧?那时的蜀湖大致就是这样的一种感觉。

2000多万年前,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影响,盆地西北部抬高,蜀湖水朝东南部流去,就像端着盆子倾斜倒水一样。蜀湖水流啊流啊,慢慢地就流干了。

盆地西边高原的冰川消融,形成多条江河。江河水带着大量沉积物从高到低往下流,不停地冲刷,沉积物堆积在蜀湖底部,最深处厚达300米。

江河水最终刷出越来越大的平原,形成了西北高、东南低的成都平原,俗称川西坝子。

成都平原南北长110公里、东西宽80公里,面积约9000平方公里,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平原。

成都三环路大约有51公里长,三环内的面积大约是210平方公里。对比一下,就知道成都平原有多大了。

别以为这时的成都平原就可以跑马开车了。因为水系发达,沟渠交错,成都平原到处是汊道,大小支流数十条,形成了纺锤形的河网。就像江南水乡一样,走不出几步就会一脚踩到水里,而且到处是沼泽地。

不过,成都平原的气候倒是安逸得很,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气温在18℃左右,舒服得不要不要的。

成都城区驷马桥北侧羊子山土台基址,曾发现5件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这说明,一万多年前,成都平原已有古人类活动了。

到新石器晚期,生活在成都平原及周边山地的人类几个族群,沿着岷江,从西边的山里小心翼翼地走了出来。就像歌中唱的那样:“我从山中来,带着……”

1990年以来,成都平原连续发现新津宝墩、都江堰芒城、温江鱼凫村、郫都古城村、崇州双河和紫竹村、大邑盐店和高山等多座古城遗址。它们都属于同一文化,年代距今4500-3700年。

从这些古城遗址分布地可以发现,它们大多分布在成都平原的西部边缘,那里是比较高的地方。

曾任金沙遗址考古队队长的张擎说,这些古城遗址的修建,大多根据地势而建,因地制宜之下没有什么规划,谈不上多大的布局,面积大小也不一样。

而那时的成都城区一带,还是洼地和沼泽,每年都遭遇洪水的冲刷,没法生存。

随着治水能力的提高,古蜀先民逐步从高地迁移到成都平原的中部,也就是现在的成都城区。

3000多年前,中原地区正处于商周时期,古蜀先民已大规模在成都平原定居了。

成都市区发现多处这个时期的文化遗址和遗迹,如指挥街发现3000多年前的治水设施,就是明确的证据。

成都平原迎来了以蚕丛、柏濩、鱼凫“三代蜀王”为代表的古蜀先民几大族群。

他们不是先后的古蜀统治者,也不是一系相承的单一族体,来源不一,族群不同,在成都平原活动的时间也不同。

因为他们的出现,导致成都平原出现了大规模聚落群。作为文明标志之一的城市,随之兴起。

成都城,在古蜀王朝更迭中发展

2001年2月8日,注定是成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

这天下午,城西金沙村蜀风花园城小区修建下水管道,从挖掘机倾倒的泥土中,出现了象牙、玉器、青铜器等。

文物专家闻讯赶到,金沙遗址从沉睡中逐渐醒来。

早在金沙遗址被发现的10多年前,1985年底到1987年春,通过抢救性发掘,成都城区西边的十二桥,发掘出了商朝时期的木结构建筑遗址。

由于十二桥和金沙遗址具有相同性,考古学家将其统称为金沙-十二桥遗址,时间为3100多年前的商末周初。

在此前发掘的三星堆遗址,是3700年前夏末商初时期的古城遗址。再加上羊子山土台基址,位于城区商业街的春秋战国时期古蜀开明王族的船棺葬等,成都早期的城市发展轨迹有了逻辑上的连贯性。

成都城市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古蜀统治者。

古蜀先民是多民族发展融合形成的民族综合体,继蚕丛、柏濩、鱼凫“三代蜀王”的统治后,古蜀接下来的统治者是杜宇和开明王朝。

目前,学术界大多认为,三星堆文化属于鱼凫文化。鱼凫是“三代蜀王”的最后一代,也是古蜀的统一者。

商朝晚期,鱼凫的统治被杜宇取代,这是古蜀王国政治史上第一次王朝更迭。杜宇号为蜀王,又号杜主。

周朝取代商朝后,周成王举行诸侯大会。杜宇王朝派人参加,成为西周八百诸侯之一。

按西周制度,杜宇王朝也实行两都制,即一个主要的都城加一个别都。

杜宇王朝的都城建在成都,作为“先君宗庙之主”所在地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别都在“岷山下邑曰郫”。

西周晚期,杜宇王朝离开成都,改别都郫邑为都城,以瞿上(今双流境内牧马山一带)为别都。

到春秋前期的公元前7世纪初时,蜀地遭受特大洪灾,杜宇王叫丞相鳖灵治水。鳖灵治水成功,得到老百姓拥戴,人气指数爆表。

鳖灵乘势发动战争,推翻杜宇王朝,自立为蜀王,号为开明。古蜀进入开明王朝时代。

开明王朝沿袭杜宇王朝旧制,定都于郫邑,后来才迁往成都。

扬雄的《蜀王本纪》中说,开明五世移都到了成都。常璩的《华阳国志·蜀志》说,是开明九世迁往成都。

2011年出版的《成都通史·古蜀时期》一书,采信了扬雄的说法。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