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走出“衰败”命运的小区|成都枣子巷13号又见枣子树

2020-03-26 15:55:35来源:四川在线编辑:林霜

张明海/图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张明海)成都枣子巷因枣子树而得名。然而多年城市变迁,一度难见枣子树。

如今,枣子树又回来了。

2019年,在实施完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之后,成都市金牛区西安路街道枣子巷13号院的居民们亲手在院子内栽下几株已满4岁的贵妃枣,幸运的话,今年秋天,院内的居民们就可以吃上香甜可口的枣子了。

枣树,对于枣子巷13号院来说,更像是一个生活的隐喻——像枣子一样香甜,这是居民们对美丽宜居生活的期待。

老旧小区改造,带给枣子巷13号院多大的变化?一直在枣子巷13号院居住的70岁居民李长芳的回答,很有意思,她告诉记者:“以前我们天天盼着什么时候能拆迁,现在你喊我走我都不想走了。”

改变的不仅仅是枣子树、路面黑化等外观,还有慢慢褪去的“老旧院落惯性”,以及基层党组织领导下正慢慢汇集的凝聚力——3月24日,记者来到这里,了解其背后的故事。

张明海/图

“熟人院落”怎么改?

由居民们自己来做主

严格意义上,枣子巷13号院算不上是一个小区,而只是一个院落。

“我们这里是成都工业设备安装公司的单位宿舍院落,分批修建于1984年至1996年,最老的房子,都有36年了。”枣子巷社区书记陈世蓉告诉记者。

院落不大,五栋房屋,20个单元,277户,建筑面积只有17000平方米。在2018年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前,最大的问题是——公共设施陈旧、院内路面坑洼不平、违章搭建、楼道陈旧等。

既然是单位房,也就根本没有物业费的说法。 “从来没有交过门卫费、清洁费,这里做清洁的、门口保卫的,都是本单位的职工。”枣子巷社区主任周丽说。

一位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这种老单位性质的院落普遍存在这样一个现象,“老职工比较多,观念相对保守,以为只要有单位在,可以等靠要,而单位也确实也要管,但是效率和提供的服务相对较低一些。”

这样的情况,在枣子巷社区很普遍:枣子巷社区0.6平方公里的面积,有7412户、22078人,42个院落。“而在社区42个院落中,只有两个是有物业的商品房小区,其余40个都是老旧院落。”周丽告诉记者。

“熟人院落”怎么改?枣子巷社区提出,让居民们自己来做主。

2018年底开始,13号院改造前期工作开始展开。召开家委会,“先自治再整治”,同事组织召开院落坝坝会,提出改造方案和意见,逐户逐户进行征求意见。

“确保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征求广大居民意见后,逐级确定施工方案,并张贴到院落每一个楼栋。”陈世蓉告诉记者。

意见统一后,推进速度很快。路面黑化、绿化带重新改造(草坪)、补栽植物、楼道刷新、管网序化……2019年上半年动工,当年国庆节前夕,这一切都迅速得以改造完成。

而伴随这一进程的,是13号院外枣子巷特色街区的打造。2019年底,枣子巷特色街区正式开街,浓浓民国风中,汇集了中医药膳食、药妆、旅游产品、中医药博物馆、名医馆等业态,国货药妆、中医香囊等特色中医药文化文创产品,成为成都著名的中医药文化一条街。

12下一页尾页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