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丨疫情之下,成都一座医院的“战争”

2020-03-06 08:33:53来源:四川在线编辑:林霜

四川在线记者 任鸿 黄大海

2020年春节来得早。早早开启“过年模式”的成都,却因为一场疫情,提前结束了节日的欢愉。

在东三环航天立交内侧,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以下简称公卫中心)门前拉着封锁线、立着“隔离区”的警示牌。新院区已在这里多年,平时鲜有人注意,如今,因新冠肺炎疫情进入到更多人的视野。

从1月16日报告第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以来,截至3月4日24时,成都已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144例,公卫中心收治了其中绝大部分的确诊病人,包括30多名重症及危重症病人。

如果抗击疫情是一场战争,这里,便是成都乃至四川的“主战场”。

该来的还是来了

过去的一个多月,每天高强度的工作让公卫中心护理部主任万彬感觉,“过得比一个季度还久”。

时间回到1月16日,原本请假在外的万彬突然接到紧急会议通知。“该来的还是来了!”她心里咯噔了一下,赶紧往医院赶。万彬清楚,即将面对的是一场硬仗。

“出现疑似病例的时候,我就有心理准备了,毕竟我们医院就是做这个的。”万彬回忆,当天的会议主要就是部署接收新冠肺炎患者的各项工作。

从业28年,万彬一直在传染病医院工作,非典、H1N1甲型流感、H7N9禽流感等都经历过,但她记得,会场上“传染性未知”一词还是让气氛紧张了不少。

“那个时候我们对这个疾病会不会人传人也没有确切的消息。总之,不能掉以轻心就对了,做最坏的打算和最充分的准备。”万彬介绍,会后,公卫中心立即启动了最高级别的应急响应。

公卫中心不是第一次“应战”,每次烈性传染病爆发,这里都是“风暴”的中心。

“非典过后,医院常年都在做应急准备工作。”公卫中心副院长张仁卿介绍,中心组建了一年一轮换的应急队。约40名来自不同科室的应急队员需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没有疫情也不能出成都绕城,以保证能在半小时内到达工作岗位。为让应急队员熟悉接诊烈性传染病病患的流程,医院每年会组织4次以上的应急演练。此外,医院还就预留了两层楼的应急病区,能按照应对呼吸道传染疾病的需求,迅速整理出来并投入使用。

开展第一阶段工作的同时,后期的应急预案也在跟进。“刚开始病人不多,但疫情在爬坡期,肯定还会有更多的患者住进来。所以我们筹备了第二病区、第三病区。如果实在接纳不了,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是后备医院之一。”张仁卿介绍。

组织医务人员、病区、物资……说起来都是这几块工作,但做起来繁琐无比。“大家都笑称我是管家婆。”结核病区护士长肖旭钰告诉记者,腾出一个新病区,从医疗器材到病人的吃喝拉撒等,她都得做好规划。“病区医护人员来自不同科室,病区内又划分了防止交叉感染的三通道,如何做好指示牌,让大家一目了然,不走错道,也需要考虑到。且指示牌还需塑封起来,否则无法消毒。”肖旭钰举例说。

“确保医护人员零感染是头等大事,为此,几乎所有的工作流程都需要梳理完善。”万彬介绍,为保证医护人员安全,医院编制了几十个操作规程。“比如确诊病人要去拍CT前,需要联系医务科、保卫科做好二级防护,用负压车转移病人;挨着CT室的门诊需划定隔离区域,CT室也需划定操作区域,清理无关人员。操作完后,连CT室鼠标如何消毒擦拭都需要规定清楚。”

12345下一页尾页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