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成都人工智能企业:人工智能的“战疫”洗礼

2020-02-24 07:57:20来源:成都日报编辑:林霜

  更高效协助基层防控

  社区里的新视点:

  产业未来已变得真实

  随着复工潮的到来,更多的人员流动给社区疫情防控排查及居家隔离监控带来新挑战。而在抗疫一线,人工智能为社区疫情防控提效降本提供了新的思路。“这个网约房智能监管系统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排查工作!”高新区社区工作人员这样说。这名工作人员口中的网约房管理系统是由我市新经济企业成都英博格科技有限公司所研发的,并入选了我市疫情防控城市应用场景第一批供给清单。

  网约房即网络预约居住房屋,是共享经济下的新业态,近年来发展迅猛。“据不完全统计,成都大约有10万余间网约房在营业中。”公司CEO刘克告诉记者,这些网约房大多在商业区、人员密集的小区、公寓及写字楼内。虽然网约房数量在出租房中占比不高,但由于房屋分散、人员流动性强、租客身份不明、网上交易等特点,导致网约房监管一直是个难题,同时也给此次抗疫的人员排查增加了难度。

  此前公司研发的网约房智能监管系统通过对网约房、民宿入住人员的人证识别,为公安机关快速掌握、统计、监管疫区来蓉人员起到了实战作用。网约房房东仅需下载由英博格科技研发的应用程序,手机自动识别入住客人的身份证信息,并与公安系统进行信息比对,真正做到入住客人“人证合一”。获得通过的入住客人可以直接使用“身份证”刷卡开门。在此次抗击疫情中,该系统更是迅速监测到了我市某小区12月1日后武汉来蓉人员达50余人,让社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掌握消息。

  然而对社区来说,返工人群的疫情排查只是工作的一部分。每日体温检测、车辆出入登记、防疫科普等工作,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员精力,基层工作者压力增加。早在大年三十晚上,刘克的团队就已经行动起来。“我们预判未来社区一线人员不但人手短缺,还要面对口罩等资源紧缺,人和人之间交叉感染风险大等问题。”刘克说,公司结合自身人工智能的技术优势,决定紧急研发疫区智慧社区防控系统,增加自动测温系统、口罩人脸识别等功能,最大程度上为一线社区工作人员减负。

  如今,这套可以帮助社区一线工作人员在线上完成居民的出入登记、健康打卡、疫情通知等工作的系统已经在成都、云南等地的多个小区投入使用。刘克表示,工作人员原来要手工登记居民出入、居家隔离等情况,工作量大,而且数据难以做到精准。现在,工作人员能够实时了解情况,每天一键汇总分析,极大帮助社区防疫管理做到“早发现、早上报、全覆盖、无遗漏”。

  谈及疫情对行业的影响,刘克表示这不仅是对人工智能企业能否面对市场需求变化及时找到应对之策的一次考验,但更让行业看到了未来。通过此次疫情,可以有效地检验目前人工智能的有效性并发现问题,以及在真正的场景应用上找到突破。这次疫情使无人化系统的重要作用深入人心。人工智能的每一次算法都将变得更加“真实”,新的人工智能产业格局正在形成。

  本报记者 程怡欣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记者观察

  人工智能正成为抗击疫情的特别“逆行者”

  红外测温仪、服务机器人、智慧社区管理……日益成熟的人工智能,正成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线上一群特别的“逆行者”。无论是加速前期的疫情科研攻关,还是协助一线的疫情诊疗和现场防控,以及后端的信息化平台搭建,都已经出现了人工智能技术和解决方案的身影,并且取得了实际效果。

  其实,人工智能已经慢慢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涉足智慧城市、智能家居、无人驾驶、无人超市等领域。业内人士表示,人工智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类的工作。近年来,人工智能市场规模也逐渐扩大。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对国内外多家权威机构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规模预测情况的统计,乐观估计2020年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600亿元;中性预测2020年我国AI市场规模在700-1000亿元左右。

  去年,成都印发的《成都市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推进方案(2019-2022年)》提出到2022年,建成国家级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示范区,打造最具行业融合特色的“中国智谷”、国际知名的工业智联网典范城市、世界一流智能无人机和车联网基地,人工智能(行业融合应用)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带动关联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

  目前,成都正在构建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谋划“5+5+1”细分领域,其中之一,就是全面构建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开放型产业体系。“人工智能+”也是《方案》的深意之处。《方案》提出,我市将推动人工智能与5G、超高清视频、VR/AR、集成电路、车联网等重点领域的融合应用创新,建设集产业监测、评估测试、应用示范为一体的市人工智能融合创新中心。支持企业开展“人工智能+”行业融合创新,定期发布人工智能行业融合创新应用优秀产品和案例,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人工智能示范企业。

  “+”的意义,就体现在关联产业上。人工智能技术不断更新迭代,并向日益丰富的应用场景渗透。相比人工智能产业本身规模,关联产业规模有10倍之大。回过头来看,或许疫情更像是“人工智能+”的技术练兵场。它考验的是针对特定问题的算法开发、方案快速迁移、供应链整合以及部署落地能力,考验的是人工智能企业的综合能力。在疫情之下,谁能够快速开发出真正解决问题,经受市场考验的产品,而非盲目蹭热点,才能在行业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首页上一页12

    编辑推荐